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5月8日,作为医改的配套政策,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这也是第一份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中医药产业的扶持意见。
然而,《意见》发布快一周了,哈药集团一位中药厂的负责人说,他还没有认真去看这一中医药扶持政策。
记者发现,与哈药集团人士一样冷对这一《意见》的,还有不少中医药企业以及医药企业人士。不过,中医医疗机构对此扶持政策则非常热心。
中医院振奋
中药行业在整个医药行业来说,市场似乎日渐萎缩,《意见》出台显然意在扶持产业。但企业为什么会冷淡以对?
“与其说这个政策在扶持医药企业,不如说是在扶持建设中医药医疗机构的网络。”曾经在医院和医药企业工作过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张志杰,在认真看完了扶持政策后说。
“扶持资金应该都投入到建设中医药医疗机构网络方面。从短期来看,这对于中医药企业确实没多大作用。”张志杰说。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在认真研读《意见》后告诉记者,他“很振奋”,“以国务院的名义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此全面系统的指导意见,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实际上,覆盖全国的中医院已经多年来没有好日子过了。在解放初期,中国患者看中医的比例高达50%左右,患者就医首选中药的比例在30%以上,如今,“选中医的人少多了。而医药销售总额的80%都在医院完成,中医院都黄了,中药的零售也受到了制约。”张志杰说。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的表态验证了张志杰的判断。“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落实政府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倾斜政策,积极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
王国强在解读中医药扶持政策时表示,未来三年,由政府重点支持2000所县级医院的建设项目中,就包含了中医医院,在今年安排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中,中医医院的比例占了近1/5。
“‘简、便、廉、验’是中医药服务的最大特色,但这一特色优势当下反而成为中医发展的‘劣势’。”王国强说。
据记者了解,在国家规定的现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有124项,近2/3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处于亏损,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中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也将提高,同时将建立中医药服务政策性亏损补贴力度。”
[1] [2] [3] 下一页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