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补骨脂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丸”之来历及流传,与唐代相国郑姻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郑姻(公元762~829年),字文明,唐宪宗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四年而罢。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郑年五旬时,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郑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地势卑湿,任职不久即因湿邪感伤内外,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阳气也渐衰竭。经服用钟乳石等“补剂”,百端不应,正苦无良策。这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前来探望,并向郑献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药,嘱病者服之。郑初时未敢服,经摩诃再三苦劝,始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郑觉得有些应验,病情开始减轻,于是又坚持服下去,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竟痊愈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此时,郑笃信此方之功力。
三年后,郑相国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因湿造 成的下肢肿胀或萎软症)等有良效,而且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对老年人可起延年益气,悦心明目的作用,特别是服此药可使人鬓发变黑,人显年轻,具有美容美发效果。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对此后人有诗赞日:“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青娥者,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耳前鬓发。方名取青娥,也表明该方确有“乌鬓发、益颜色“之功效。
其实,李船主所献药方仅有二味药,即后来“青娥丸”中之主药补骨脂和胡桃肉。此方制法和服法是:将补骨脂洗净研为细末,胡桃肉去内皮捣如泥,用蜜和糖和匀,贮于瓷器中。每日晨,以暧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后以饭压,或以开水调服亦可。后来的“青娥丸”中又加入杜仲炭或蒜,制丸服用。本方主治肾气虚、五脏虚损、各类腰痛及脚气症等。近年有研究证明,服用“青娥丸”不仅有补益肾气,延缓衰老功效,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对防治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效果,不愧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还值一提的是,唐初至唐中叶,追求“服石养身”成为一种风尚,特别是钟乳石、硫黄之类,士大夫官僚几乎家家有此物,白居易就有“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的诗句。唐朝数代帝王及名士追求长生而滥用金石者甚多,造成中毒而丧命的也并非个别,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郑相国也未能免俗,但服钟乳石无效后,他能改弦易辙,并将所获“青娥丸”传之于世,供他人试验服用。这样就使部分服石者能舍金石之剂而服用此方,由此也减少了服石造成的危害,正如宋·苏颂《图经本草》中云:“今人多以胡桃肉合补骨脂服,此法出于唐郑相国。”可以证之。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