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无论多现代化的医院、多好的医生,我们不麻烦他们最好。”昨天,在由市科协与本报举办的“渤海名家大讲堂”院士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用这句话作为结语。通过两个小时的报告,张伯礼传授了其中医养生“未病先防、将病防发、已病防变”的“三防”理论,帮助市民远离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对于心脏病、高血压乃至癌症等疾病,张伯礼认为很多病例是由市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因此在中医防病秘诀中“未病先防”首当其冲。在身体健康时就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科学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如面对甲型H1N1流感时,市民除了多通风,勤洗手外,无需盲目服用“板蓝根”等药物来增强抵抗力,而应有针对性地调理身体不适症状,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就是最好的预防。
同时,“将病防发”也是科学养生重要方面。比如糖尿病前期症状糖调节受损的发生率要远高于糖尿病,每年仅有10%会转为糖尿病。市民在身体几乎没有症状或仅有一些先兆出现时就提高警惕,通过自身调节提前遏止疾病的发生,是完全可行而有效的。“心脏已经搭了两个桥了,还能活多久?”回答问题时,张伯礼鼓励市民要“已病防变”,科学防止病情复发或病变,再活二十年也不成问题。
最后张伯礼建议市民,虽然“三防”理论听起来不难,将关键在于要将养生保健作为全方位的终生任务去努力,在日常“衣食住行卧”中都要注意践行正确方式。市民可根据不同节气、地域情况及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以清静、乐观的平衡心态面对生活。这样做到“不花钱也可以防病”就不再是难事。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