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
荆芥散风寒,
砂仁行气,
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
阿胶补血,
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
山茱萸收敛虚汗,金樱子止
遗精,五倍子涩肠止久泻。苦味能泻能燥,如
黄连泻火,
大黄泻下通便,苍朮燥湿。咸味能软坚润下,如
海藻、
牡蛎治瘰历,
芒硝润下燥结的大便。淡味能渗湿利小便,如
通草、
茯苓等。近人认为药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中医诊疗网】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