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同年8月20日至25日,卫生部中医司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落实工作会议”。会议落实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第二批任务,共200种医籍。落实古籍整理分片负责、分级管理的组织工作。全国划为十片,有十位学术牵头人,有京津片的施奠邦、东北片的史常永、华北山东片的张灿、史常永、钱超尘、萧敏才等为常委。从此,中医文献研究也有了自己的学术团体。
自1994年以后,不仅完成了原规划之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图书,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新著,并带动了中医文献研究学术的发展。
总之,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原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后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及出版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在整理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对每一种古籍,均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翔实的考证工作,并对某些古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某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一部分孤本和善本古籍,如《经穴解》、《杂病治例》等,经整理出版后,在社会上重新得以流通,成为传世的著作。而且还开展了许多新的任务,譬如工具书的编写、大型类书的编纂、孤本和善本的挖掘及中医文献理论性著作等,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中医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出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限于个人收藏之部分有关会议文件所及,如有不当,至祈同道们见谅。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张灿玾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