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1981年 7月 《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创刊。这是我国创刊最早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
7月 《中医杂志》(英文版)创刊。
8月 《中国针灸》创刊。这是当时唯一的全国性针灸学术刊物。
11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最大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学术团体。
1982年 4月 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制订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等文件。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中医单位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问题和增加中医事业经费问题,解决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问题,中西医结合问题,中医教育工作的几个问题,中西医结合、中医研究和民族医问题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问题等。
6月 卫生部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精神,组织专家学者制订九年规划,逐步落实。
9月 《中医教育》杂志创刊。
10月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学教材编审会议在南京市召开。这是中医药教材建设方面落实衡阳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成立了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并确定编写中医、针灸、中药三个专业32门教材,要求在1984年完成。
12月 卫生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工作会议”。
1983年 1月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整理研究民间单、验、秘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5月 全国中药会议在北京召开。
5月 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30年来民族地区医药工作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开创民族地区医药工作新局面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讨论了关于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的意见。
6月 著名中医董建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6月 为了提高在职中医人员的理论水平,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育工作的意见》。
7月 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了印发《关于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的意见》的通知。
8月 世界卫生组织为研究、发展、交流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传统医学基础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多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设在中国的7个合作中心是:针刺原理研究中心(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临床医学和情报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基础理论研究所、骨伤科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国传统医学中心(南京中医学院)、针灸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药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传统医学中心(上海中医学院)和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9月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通知》。
10月 国务院发布了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工作问题的报告 》的通知。
11月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34年的工作,讨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评定、奖励办法》(讨论稿),并提议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