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1976年 2月 卫生部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汇报会。
1977年 10月 南京江苏新医学院主编的《中药大辞典》出版。全书收载中药5767种,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工具书。
1978年 3月 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著名中医岳美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4月 卫生部向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发出关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通知。
6月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成立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的报告。
8月 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出“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报告说,1959年全国中医36.1万人,西医23.4万人;1977年西医有73.8万人,增加2.2倍,而中医却减至24万人,比1959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为了发展中医中药事业,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建议:①进一步重申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纠正对待中医中药人员的错误态度;②认真办好中医院校,积极培养中医中药的新生力量;③整顿和办好中医医院;④加强中医药研究机构的建设;⑤继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⑥请国家计委拨给1万人的劳动指标,从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和散在城乡的民间医生中,通过考核,选拔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充实和加强全民所有制的中医机构;⑦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在安排基建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发展中医机构,在分配经费时重点照顾中医机构;⑧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9月 党中央以(78)56号文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批语中强调要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培养一支精通中医理论和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队伍,造就一支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西医学习中医的骨干队伍。邓小平同志在指示中特别指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9月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中医研究生班在北京开学。这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第一批入学的研究生。
9月 卫生部和国家民委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次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对民族医药应当采取积极扶植,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方针,决定采取特殊措施和政策,使民族医药尽快振兴起来。
10月 卫生部恢复中医局(司)。
1979年 5月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最大的全国性中医药学术团体。
6月 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针灸针麻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参加。
6月 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针灸针麻座谈会。
6月 中国针灸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针灸大会”。
9月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举行会议,云南白药厂的“茶花牌云南白药”、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李时珍牌安宫牛黄丸”、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的“六神丸”、苏州医疗用品厂的“华佗牌针灸针”荣获我国首次颁发的金质奖。
12月 世界卫生组织赞同用针灸医治偏头痛、便秘、感冒、白内障等43种疾病。
1980年 1月 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局长会议,并确定了1980年的八项任务,其中第三项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努力发展现代医学,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使我国医学科学兴旺发达,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