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医的“生气”(生命力)译为“发怒”,把“带下医”(妇科医生)翻译为“躲在裙带下的医生”,诸如此类的翻译难免让外国人闹不明白“中医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这般让人哭笑不得的翻译还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医英语发展的落后阻碍了中医国际化进程。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中心主任李照国告诉记者,中医英语缺乏统一标准,且中西方存在文化和思维逻辑上的差异。他举例说,西方一位较负盛名的中医翻译家就把中医术语“白虎历节”(关节肿痛)译成“白色的老虎在奔跑”,把“五脏六腑”译为“5个仓库和6个宫殿”,让人哭笑不得。
据了解,绝大多数的中医概念没有现成的英语单词,中医特有的逻辑导致其字面上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表达其含义。如“公孙”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称,国内一些专家就曾将其译为“爷爷和孙子”,又比如“肾虚”一词,英语中有“肾”,也有“虚”,但英语中把两个字连起来却无法表达。有关人士称,中医英语翻译必须建立在通晓中医中药知识的基础上,而这个过程就好比建立一个新的学科。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谢建群表示,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中医外语专才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