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调整阴阳、调理气血和调理脏腑,是中医治病中的基本手段,实际上都是调节机体出现的偏盛偏衰倾向,使其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的原则。就调整阴阳而论,其具体运用包括通过泻的方法损有余、通过补的方法益不足和通过攻补兼施的方法损余益差等。通俗点讲,机体中代表功能活动的阳和代表物质基础的阴,好像是一个压压板的两端,任何一端的偏高偏低,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调整阴阳,就是通过加减的手段调整压压板两端的份量,从而使它达到相对平衡的程度。气血,作为生命的基础,它表现出的任何一方的不足或有余,都会对
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治病就是通过调理机体气机和血液流通的情况,改善二者间的关系,以实现气血平和的目标。脏腑,是人体的中心,也是治疗疾病的核心。理顺其间的关系,使其阴阳平衡、气血顺畅、关系协调、喜恶得当,疾病自然就不发生或少发生了。
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中具有特色性的法则,也是中医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最具学科长处的表现。本,通常是指机体的正气,也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矛盾;标,是致病的邪气,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次要矛盾。治病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机体正气的强盛和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去做不懈的努力。具体操作上,不管是先标后本使邪去正回、先本后标使正气牢固,还是标本兼治使正邪各得其所,始终围绕的都是固本逐邪这一主题。
正确掌握和科学运用中医的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正像华佗能够对症下药使病人很快恢复健康状态那样,中医学的所有法则都是为着这一目的而制定的。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虽然不可能因此就使他们成为会诊病的医生,但能让他们多少增加一些对中医诊病知识的了解,总是有益的。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