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辨证 > 辨证论治 > 正文

眼底出血辨治体会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眼底出血相当于西医学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出血、外伤性视网膜出血等病变。根据其出血量之多少,对视力影响之轻重,分别属于中医学之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范畴。本文就对眼底出血的辨治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1 虚火灼络,滋阴降火止血

  目窍至高,火性上炎。若素体阴虚,虚火上炎,灼伤目络,迫血妄行,可致眼内出血,临床多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与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治宜滋阴降火,止血散瘀,方用《审视瑶函》之滋阴降火汤(知母、黄柏、生地、当归、白芍、川芎、柴胡、黄芩、麦冬)或知柏地黄汤酌加赤芍、旱莲草、女贞子、侧柏叶、白茅根、田三七等。同时结合病因,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配合降糖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与结核菌素有关者,配合抗结核治疗。

  例1. 崔某,男,32岁,农民,1996年9月2日就诊。双眼视物模糊,眼前阴影飘浮反复发作l年,加剧半月。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用安络血、安妥碘、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现双眼视物昏矇,眼前似有黑影飘浮,伴口干咽燥、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眼科检查:视力右指数/50cm,左0.3。双外眼正常。晶状体(-)。右玻璃体严重混浊,裂隙灯下玻璃体中可见游动红细胞,眼底窥视不清。左眼玻璃体呈棕黄色混浊,眼底隐约可以窥入,视神经乳头界清,色泽正常。视网膜静脉轻度充盈,颞下静脉旁有白鞘,周边网膜可见多处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斑。实验室检查:OT试验呈强阳性。诊断:双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云雾移睛)。辨证:阴虚火旺,灼伤目络。治法:滋阴降火,止血散瘀。方药: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0g,丹皮10g,柴胡10g,黄芩10g,麦冬10g,旱莲草20g,女贞子15g,田三七3g(冲服)。同时配合抗结核治疗。上方服用半月,双眼玻璃体混浊明显减轻,眼底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较前提高,右0.25,左0.6。续上方除旱莲草、女贞子,加丹参15g、茺蔚子10g,调服1个月,患者双眼玻璃体混浊及眼底出血均吸收,视力右1.0,左1.2。1年后复查,双眼病情无复发。

  2 目络瘀阻,通窍活血止血

  脉为血之府,诸脉通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若目络瘀阻,血不循经而外溢,可致眼底出血,视物昏矇不清。此类眼底出血,主要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多由视网膜中央静脉的主干或分枝的血流瘀滞,或完全停止所致,临床以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视力急剧下降为特征。对本病的治疗宜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若全身症状及体征不明显者,则主用通窍活血、祛瘀止血之剂,方用血府逐瘀汤酌加丹参、郁金、茺蔚子、田三七等。若全身兼有气虚者,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兼有痰浊者,治宜化痰降浊,活血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兼有阴虚者,治宜滋阴活血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于目络瘀阻之眼底出血,切不可收摄止血,自始至终均宜通窍活血;根据病情,尚可选用葛根素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加快眼底瘀血的吸收。

  例2. 余某,男,58岁,干部,1998年6月22日就诊。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视物不清1周。患眼不红不痛,不痒不胀,全身无明显不适,饮食、二便及睡眠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缓。眼科检查:视力右0.02,左1.2。双外眼正常。眼底:右眼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境界模糊,视网膜静脉迂曲怒张,呈紫红色似腊肠状,时隐时现,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大量放射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黄斑被出血所覆盖。左眼视神经乳头界清,色泽正常,A︰V=l︰2,后极部视网膜未窥见出血及渗出。诊断: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暴盲)。辨证:目络瘀阻,血溢络外。治法:通窍活血,祛瘀止血。方药:柴胡10g,枳壳1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丹参15g,郁金10g,茺蔚子10g,田七3g(冲服)。同时配合葛根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上法治疗20d,患者右眼视神经乳头水肿逐渐消退,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视力增至0.3。改用活血通络、养肝明目法治之。方药: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丹参15g,楮实子25g,茺蔚子10g,菟丝子15g,枸杞15g,车前子10g。上方调服2个月,右眼网膜出血全部吸收,视力0.8。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