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
口酸腐多属胃肠积滞;
口淡无味为脾虚湿盛;
口咸多属肾虚;
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问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腹痛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
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
腰痛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
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
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
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
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
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
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6)问耳目:询问听觉与视觉的改变。
暴聋多为肝胆实火;久聋多为肾虚。
耳鸣伴头晕腰酸者为肾虚;耳鸣伴口苦胁痛为肝胆火旺。
视力模糊,夜盲,为肝虚;目赤肿痛为肝火。
(7)问睡眠情况:询问睡眠多少,深浅及伴见症状。
难以入睡,睡而易醒以及多梦等,多属心阴不足,心阳不藏,或心肾不交;夜睡不安,心烦而易醒,口舌生疮,舌尖红赤为心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