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病室宜干燥、凉爽、安静、舒适。
② 观察排尿次数,难易及疼痛程度和尿的性质。热淋尿色黄赤,血淋尿色深色,膏淋尿如膏脂,混浊如米泔;做好尿量及数量记录,发现尿液异常,及时留取标本送验。若排尿疼痛加剧,或出现面色苍白,窘迫难忍、汗出肢冷等,应立即通知医生看视患者。
③ 根据临床表现,如尿中有血而排尿进无不适者,则为血尿,非淋证患者,应予以鉴别。
④ 注意情志护理,消除肾张及悲观情绪,让患者在排尿时精神放松,可用其他方法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病痛,增加治愈信心。
⑤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应保持1500~2000ml左右,以达清热利湿之效。
⑥ 饮食宜偏凉,有滑利渗湿作用之品,以助膀胱气化,清利湿热。如菠菜、空心菜、芹菜、黄花菜、慈菇、茭白、冬瓜等,并可选用莲藕、荸荠、菱角、雪梨、西瓜等水果。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品及肥甘厚味。
⑦ 如恶寒发热者,应注意保暖,定时测试体温,注意休息,并观察患者有无其它病情变化。
⑧ 避免过劳,外感及可能外起淋证复发的因素。
(2) 虚证(包括气淋、膏淋之虚证):
① 此证多为脾肾亏虚、运化固摄无力。故病室应温暖向阳,衣被适度,避免风寒。
② 鼓励患者酌情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体质,但不可因过劳而相起病情加重。
③ 饮食应以补益肝肾,易消化为原则,如牛奶、山药、枸杞子粥、胡桃粥、苡仁大枣粥、芡实茯苓粥、莲子桂圆粥等。禁忌生冷、油腻、硬固、炙煿之品。
(3) 石淋证:
① 可参照热淋证护理。
② 石淋绞痛发作时,患者出现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休克。如发生虚脱时,应立即让患者取头低平卧位,测血压,加强保暖措施,并通知医生。
③ 绞痛发作时,可用针刺治疗。常用穴位有:志室、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若疼痛仍不缓解,可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或配合医生进行肾囊封闭以止痛。
④ 石淋患者可做局部肾区拍打疗法;有输尿管结石时应多作跳跃活动;膀胱结石患者应鼓励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有利于结石排出。
⑤ 石淋患者宜少食菠菜、土豆、动物内脏、草莓、蛋类等含钙磷较高的食物,有条件可做结石成分分析,针对结石性质给予相宜饮食。
⑥ 在总攻排石治疗前,应做思想工作,向患者交代必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期密切配合。总攻开始后,要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和反应。如有心慌、胸闷、脉细数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应严密观察,如绞痛部位下移绞痛突然消失,可能结石进入膀胱;若有尿痛、小腹疼痛、尿中断时,应鼓励患者用力排尿,促使结石排出,并做好结石过滤和留标本送检工作。
4、 养生指导
(1) 注意饮食,起居有节、寒暖适度,动静结合,避免过劳,保持心情舒畅,做好人个卫生。
(2) 加强体质锻炼,节制房事,注意卫生。
(3) 尽可能减少诱发因素,若不慎发作,应立即就医。
癃闭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疾患。其中以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热较缓者称“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出,病热较急者为“闭”。临床多合称为癃闭。 西医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尿闭,都属本病范畴。
1、 病因病机 根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的理论,癃闭的发生,主要由于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常。而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常,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
(1)湿热蕴结:素嗜辛辣酒浆,或过食肥甘湿热蕴结,下注膀胱;或因肾热移于膀胱,致膀胱气化利而成癃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