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注意事项:
(1)本法亦较为简便,可由医生标明后每天请家属施灸。
(2)本法一般适合于健康老人,如伴有其它病症,须辨证加穴。年龄不必拘泥,建议可每年灸2~3个疗程。
- 艾灸(之二:温和灸) -
取 穴:
常用穴:神阙、足三里。
操 作:
每次均取神阙、双侧足三里穴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10min,以局部红润为度。隔日施灸1次,二个月为一疗程。
效 果:
共观察50例年龄为60~92岁的健康老人(排除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和急慢性感染),证明艾灸能延缓老年人对近事记忆力的减退,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以及延缓视调节功能、骨骼肌老化的速度。
注意事项:
(1)对于高龄老人,每穴施灸时间可适当延长至15min。
(2)其他同隔姜灸。
- 艾灸(之三:隔药饼灸) -
取 穴:
常用穴:分2组。(1)膻中、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2)大椎、肾俞、脾俞。
操 作:
药饼制备:黄芪、当归、补骨脂、仙灵脾、大黄、丹参等。上药研末,过120目筛,临用前用80%酒精调匀,用药饼模压成直径3cm、厚0.8cm药饼备用。艾绒制成重约1.2g的园锥形艾炷。
两组常用穴交替应用,每穴灸3壮,隔日1次,24次为一疗程。
效 果:
共观察223例,结果显效56例,有效130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83.4%。
受试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夜尿频数,健忘失眠等症明显改善,精神充沛,感冒减少。衰老积分降低。
注意事项:
(1)本法每一疗程约灸264壮艾炷,每年以灸二疗程为宜。
(2)本法较适合以阳虚较为明显的老人。亦可用附子饼代替药饼。即以附子粉2.5g,配黄酒2.5g,压制成直径2.5cm,厚度0.5cm的药饼,灸之。
- 针灸 -
取 穴:
常用穴:足三里。
备用穴:气海、关元。
操 作:
每次取一常用穴,酌加一备用穴。每日或隔日针灸1次,足三里(双侧)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后,用轻刺激,以徐进针疾出针的徐疾补泻之法反复运针1min。体弱者,针后再用艾条作雀啄灸3~5min。关元、气海,可轮流选用,均用灸法,以艾条作回旋灸3~5min。以穴区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针灸1次,15~3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5天左右。
效 果:
本法有一定抗衰老的作用,但要求长期坚持。
注意事项:
(1)本法须医生施治,多用于单用艾灸疗效较差者。
(2)早期可按上述方法,一疗程后,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二疗程后,以每周一次为宜。
- 灸照 -
取 穴:
常用穴:关元、百会、足三里。
操 作:
本法主要采用特制的经穴灸疗仪进行照射。方法是:上述三穴,每次取1~2穴,穴位轮换。先在穴区及其周围涂上艾油,每穴约0.05ml,接着将经穴灸疗仪对准穴位,光斑直径1.0㎝。每次每穴照射15min,每日1次,连续15次为一疗程。隔7日后,再行第二疗程。如无经穴灸疗仪可用艾条灸代替,采用回旋灸法,每穴灸15min,以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