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针灸大全 > 正文

疟疾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颤、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在大陆以间日疟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多。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疟疾主要由斑蚊传播,疟疾病人与无症状的带虫者是唯一传染源。目前预防,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灭蚊,保护易感者(如避免蚊虫叮咬及预防用药)等各种措施。
 
    针灸预防疟疾,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素问·刺疟论》中就记载“先其发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提出本病发作前针刺的观点,这属于间歇期预防的手段之一。现代实验研究也已证明,疟疾的发作与红内期疟原虫增殖周期有密切关系。当成熟的裂殖体破裂时,释放出裂殖子到血液循环内,则引起症状发作。发作前“如食顷”为裂殖子活跃之时,而其抵抗力较低,易于被外力抑制或杀死。
 
    现代针灸预防疟疾,除了发作前针灸外,主要是在疟疾高发区或流行期内,对易感人群进行针灸,提高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目的。目前,采用耳针、体针等法预防,均有一定效果。

方法:

- 耳针 -


 
取 穴: 
    常用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
    备用穴:肝、脾。

操 作: 
    疟疾流行区的易感者,毫针刺常用穴(一侧),留针半小时,其间捻转一次。取针后在另一侧耳穴贴敷王不留行子,今被预防者每日压按3次,每隔3日预防1次,共为2次,约一周左右。
    发作前预防。有典型发作史并在血中检查到疟疾原虫者,每天或隔天在估计发作前2~6h针刺双侧耳穴,留针至预计发作前1h左右。或王不留行子在双侧耳穴贴敷,并按压2~3次。每次5~10min。

效 果: 
    在疟疾流行区以此法对照观察,发现耳针组的全年发病率为1.2%,而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发病率达8.5%,两者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0.01)。上法亦可用于发作前2~6h预防,留针至预计发作后1~2h,针刺78例,多在1~2次即控制发作。

注意事项: 
    (1)疟疾预防分为二类,一为对未发病者的预防,一为对已患有本病者预防发作。耳针法虽也可用于发作前预防,但主要用于疟疾流行区易感人群的预防。方法简便,效果也较为确切。
    (2)未发病者一般 仅用常用穴即可,发作预防可酌加备用穴。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大椎。
    备用穴:间使、复溜、后溪、陶道。

操 作: 
    本法用于间歇期防治。在发作前2~3h。可仅取大椎一穴,针刺深度1.5寸,以获得麻胀感或窜走感为度。注意,不宜过深,如患者有全身触电感,立即退至较浅的部位。根据发作情况补泻,先寒后热者,先补后泻;先热后寒者,先泻后补;寒多热少者,补多泻少;热多寒少者,泻多补少。留针20~30min。如单用常用穴,效果不显时,可配加备用穴1~2穴。备用穴留针30min,每5~10min作中等度平补平泻一次。

效 果: 
    用本法作疟疾患者的间歇期预防共156例,结果,控制15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6.8%。

注意事项: 
    (1)毫针刺法,用于疟疾患者的间歇期预防,效果较耳针为好。还观察到留针时捻针比不捻针的效果好,在预计发作日针刺比逐日针刺效果好。

上一篇:疗阳萎
下一篇:鸡眼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