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关键词:脐疗法 综述
脐疗法,一般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施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祖国医学具有悠久历史,法简效捷的疗法之一。脐疗方法丰富多彩,笔者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复习,试作如下归纳:
1.灸脐法
利用某些药物(如艾叶)的燃烧,使其火热熏灼脐部,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艾条间接灸、艾条或艾炷隔盐灸、隔附子灸、隔姜灸、隔蒜灸、隔肉桂灸、隔麝香灸、隔柏树白皮灸等,有温中回阳镇痛等效能。此外还有后世运用较为广泛的脐部保健灸法。如《肘后方》记载救卒死,灸脐中百壮;又治吐且下利者,以盐纳脐中,灸二七壮,此为隔盐灸。《急救广生集》引《日用本草》治二便不通,以葱白杵,填脐中,艾火灸七壮,此为隔葱白灸(见卷2)《理瀹骈文》治黄疸,用湿面为饼穿孔簇脐上,以黄蜡纸为筒长六寸,插孔内,点烧,至根剪断另换,此为隔面饼灸。《太平圣惠方》治小儿撮口及口噤,取柏树白皮,穿入小孔子,安于脐上,以艾炷入柏树皮孔中,灸之便差,此为隔柏树白皮灸。……脐部保健灸:灸脐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中隔盐灸、隔姜灸每次3~5壮,隔日一次,每日10次,每晚9点钟灸之为佳,灸至局部感到温热舒适,灸后稍有红晕为度,古人多累积灸之三、五百壮。另有神阙熏脐法,其药物处方为: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夜明砂6克(微炒),地鼠粪9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共研细末备用,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圆圈置于脐上,再将药末6克置于脐内,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一枚,盖于脐上,随年壮,每月一次。此法有健脾、防病之效。《针灸资生经》以鼠粪灸脐中作为老年保健手段。《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指熏灸脐部)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2.熨脐法
又名温脐法,此法用药炒热直接熨脐上,或用药末作饼,烘热敷脐上;或单用热物置于脐部,借药物作用和热能渗透相结合以治病。如《外台秘要》引《肘后》疗霍乱苦绞痛不止,方以姜、豉合捣、研如粉,熬令灼灼,更番以熨脐中(见卷6)。《太平圣惠方》治小便难,以葱白、盐烂研,炒令热,以帛子裹,分作二包,更互熨脐下(见卷58)。《圣济总录》治小利不通,取葱津和腻粉调如泥,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见卷95)。《理瀹骈文》温脐法,用皂角、半夏、麝香填脐,上盖生姜片,以热物熨之,治小便不通。
3.敷脐法
用药末或用生药捣研后(或兑入不同性质的液剂,摊成饼状)直接敷于脐上,使药效由局部及于内脏。如《急救广生集》引《海上方》用莴苣菜捣敷脐上以治尿血(卷2)。《理瀹骈文》治小儿吐蛔,以鸡蛋清调绿豆粉敷脐上;治小儿遗尿,方用龙骨煅末,醋调敷脐;治霍乱转筋,则以葱盐敷脐;治泄泻,以车前子水调敷脐。《外治寿世方》治妇人乳忽缩入,急用两手紧紧抓住,取公鸡一只,连毛破开去肠杂,加真麝香一钱,入鸡肚内,敷肚脐上(见卷3)。
4.熏脐法
又名蒸脐法或炼脐法,即以药末敷脐后,再以艾(或其他药剂)熏治。如《急救广生集》引《简要济众方》治筋骨疼痛,用猩红(即银朱)、枯矾为末作三纸捻,每旱以一捻蘸油点火熏脐,被覆卧之取汗(卷3)。又如《理瀹骈文》治虚劳的太乙真人熏脐法和济众熏脐法;治腹脐冷痛,用枯矾作纸捻蘸油点烧熏脐,或贴暖脐膏后再熏。李氏介绍用熏脐法治疗妇科病,所用药物:麝香、龙骨、虎骨、蛇骨、木香、雄黄、朱砂、乳香、没药、丁香、胡椒、青盐、夜明砂、五灵脂、小茴、两头尖。上药各等分研为细末,次罐贮藏,切勿漏气,其中麝香临用时另研备用。用法:麝香先放脐心,再用面粉作一圆圈套在脐周,然后装满适量药粉,外盖槐树皮或生姜皮熏治,防止烧伤皮肤,间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