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胸部 > 正文

铁锈色痰是怎么回事,铁锈色痰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铁锈色痰部位:

胸部

铁锈色痰科室:

内科 呼吸内科 中医科

铁锈色痰相关疾病:

暂无

铁锈色痰相关检查:

铁锈色痰应该如何诊断

  1.常有受寒、淋雨、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发病急剧,有寒颤、高热、胸痛、咳嗽、咯粘液脓性痰、血性痰或铁锈色痰。病变范围广泛者有气急和紫绀,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

  2.目前以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多见,胸部体征多不明显。典型者患部叩诊呈浊音,语颤、语音增强,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音。

  3.血液白

铁锈色痰概述:

  “痰”为呼吸道分泌物,健康人每日仅分泌少量白色黏液痰。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之纤毛上皮有清除异物、黏液的作用,某些呼吸道疾病或胸部手术后,会使痰的质和色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痰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性质。

铁锈色痰病因:

铁锈色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累及肺大叶的大部或全部,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除肺炎球菌外,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以引起大叶性肺炎。受寒、疲劳、醉酒、感冒、麻醉可以成为大叶性肺炎的诱因。此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细菌侵入肺泡内,在其内繁殖,特别是形成的浆液性渗出物更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引起肺组织的变态反应,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并使细菌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性支气管迅速向邻近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整个大叶,在大叶间的蔓延则是带菌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铁锈色痰诊断:

铁锈色痰鉴别诊断:

铁锈色痰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咳巧克力色痰 痰液是呼吸道(支气管、气管、喉、鼻)粘膜分泌的粘液。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粘膜分泌少量粘液,起到保持呼吸道湿润的作用。沾液还可以起屏障的作用,它可以粘住侵入呼吸道的病菌和灰尘、异物等,因为粘液中有大量的“溶菌酶”,可以杀死病菌。正常人一般是不咳痰的,只有少数人清晨起床可有少量痰液咳出,其色清而透明,属正常现象。当呼吸道发生异常改变时,或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痰液量、质、味等就发生改变。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这些变化,就可以辩别疾病。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见于阿米巴肝脓肿溃穿入肺内引起的肺阿米巴病。

  2.咳出棕色痰栓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 急性期主要症状有喘息(96%)、咯血(85%)、黏脓痰(80%)、发热(68%)、胸痛(55%)和咳出棕色痰栓(54%)。其中咯血绝大多数为痰血,但有4%患者咯血量偏大。

  3.柠檬色痰 柠檬色痰常见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肺部阴影,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4.粉红色泡沫样痰 咳粉红色泡沫痰是肺水肿的典型表现。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音,X线胸片可见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可有低O2、低CO2分压、严重缺O2、CO2 潴留及混合性酸中毒。

  1.常有受寒、淋雨、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发病急剧,有寒颤、高热、胸痛、咳嗽、咯粘液脓性痰、血性痰或铁锈色痰。病变范围广泛者有气急和紫绀,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

  2.目前以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多见,胸部体征多不明显。典型者患部叩诊呈浊音,语颤、语音增强,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音。

  3.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严重感染或年老体弱者计数可不高,但中性比例仍增高。痰涂片及痰培养可发现肺炎链球菌。

  4.胸部X线检查早期为均匀的淡影,大叶实变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多呈叶、段分布。

  可根据上面四点来诊断!

铁锈色痰预防:

铁锈色痰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

  (2)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劳等诱因;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和口腔疾病等,可以预防大叶性肺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