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心脏转移部位:
胸部
心脏转移科室: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心脏转移相关疾病:
暂无
心脏转移相关检查:
临床表现: 心脏转移肿瘤的发病年龄为2.5~58岁,21~40岁占77.7%,男女发病比为2.7∶1。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依原发肿瘤的部位类型及心脏转移的部位、范围而异。常见的表现有:1.充血性心力衰竭 只有肿瘤在心脏广泛浸润时才出现,且呈顽固性和难治性健康搜索。2.心律失常 肿瘤侵犯心肌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异位
心脏转移概述:
心脏转移是指全身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在此生长形成肿瘤,称为心脏转移瘤,1893年由Heketoen首次报道。与肝肺或脑相比,肿瘤转移到心脏的概率较少,临床表现也常不明显,但其意义尚关系到它们能酷似更常见的心脏疾病及有时因心脏转移的原因而致命。
心脏转移病因:
所有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心脏转移瘤。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其他较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最易发生心脏转移的肿瘤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细胞类型是腺癌近年,由于艾滋病的发病率的升高艾滋病所致的淋巴瘤和Kaposi肉瘤的心脏转移亦占有重要地位。
心脏转移诊断:
心脏转移鉴别诊断:
心脏转移需要做如下鉴别诊断:
1.与原发性心脏肿瘤相鉴别:后者发病率极低,仅为前者的1/20,发病年龄较小,以良性心脏黏液瘤多见。无心外恶性肿瘤病灶是主要的鉴别依据。
2.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两者均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检查表现为心脏扩大和活动度降低。但心脏转移瘤发展较快,对洋地黄及利尿药治疗效果差,X线片可见心脏外形不规则,B超、CT及磁共振可发现肿瘤病灶。
3.与其他原因的心包积液鉴别:前者多为血性发展快,积液中可找到癌细胞,治疗效果差。
此外,本病并发的心律失常及ST-T的改变应与其他疾病引起者区别,心脏包块和原发肿瘤是鉴别的关键。
临床表现: 心脏转移肿瘤的发病年龄为2.5~58岁,21~40岁占77.7%,男女发病比为2.7∶1。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依原发肿瘤的部位类型及心脏转移的部位、范围而异。常见的表现有:1.充血性心力衰竭 只有肿瘤在心脏广泛浸润时才出现,且呈顽固性和难治性健康搜索。2.心律失常 肿瘤侵犯心肌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异位搏动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累及室间隔和传导系统则出现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严重的可发生猝死。3.心包填塞 多见于心包转移瘤,亦可见于心肌转移瘤。4.转移肿瘤若发生在房室瓣口或心室流出道,则可出现相应部位梗阻的症状和体征此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顽固的心绞痛,少数可出现心肌梗死和心脏破裂。
并发症: 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肌梗死和心脏破裂等并发症。
诊断: 该病生前诊断率较低已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肿瘤心脏转移的可能:1.迅速发展的心包积液。2.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3.突发心衰或顽固性心衰。4.心脏X线检查示心影巨大或局限性突出。5.既往无冠心病,出现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用扩血管药疗效不佳。6.不明原因的“心肌炎”疑有肿瘤心脏转移者可借助心电图、心脏X片、超声心动图、心脏CT、磁共振、心脏造影(心室造影)等技术辅助诊断。另外心包积液细胞学和心肌活检对诊断转移性心脏肿瘤有一定价值。
心脏转移预防:
早期发现、有效治疗原发肿瘤健康搜索是预防心脏转移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