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度昏迷部位:
头
中度昏迷科室:
内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中度昏迷相关疾病:
暂无
中度昏迷相关检查:
诊断标准
昏迷诊断的标准主要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抑制的状态,表现为对声音、光线、疼痛以及其他刺激的意识反应均消失。
一、病史提问
1、重点了解昏迷起病的缓急及发病过程。急性起病者常见于外伤、感染、中毒、脑血管病及休克等。
2、了解昏迷是否为首发症状,若是病
中度昏迷概述:
中度昏迷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可见到周期性呼吸,中枢神经元性过度换气等中枢性呼吸障碍,脉搏,血压也有改变,伴或不伴四肢强直性伸展和角弓反张(去皮质强直),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中度昏迷病因:
昏迷(coma)是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而且不能被唤醒去认识自身或周围环境,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颅内病变和代谢性脑病是常见二大类病因。
(一)发病原因
在对昏迷的病因进行分类的问题上,国内外学派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分类有下列3种。
1.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 本分类主要根据有无脑局灶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将昏迷的病因分为三大类,它由Adams(1977)所提倡使用,此种分类能较客观地对昏迷的病因做出鉴别诊断,适宜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使用。
(1)无局灶症状和脑脊液改变:
①中毒:如酒精,巴比妥,鸦片等。
②代谢障碍: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艾迪生病危象,肝性脑病,低血糖,脑缺氧,肺性脑病等。
③严重感染:肺炎,伤寒,疟疾,华弗综合征等,脑脊液血性或白细胞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
④循环休克。
⑤癫痫。
⑥高血压病及子痫。
⑦高温及低温。
⑧脑震荡。
(2)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血性或白细胞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
①蛛网膜下隙出血。
②急性脑膜炎。
③某些脑膜炎。
(3)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脑脊液改变:
①脑出血。
②脑梗死。
③脑脓肿。
④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脑挫伤。
⑤脑肿瘤。
⑥其他:颅内静脉炎,某些病毒性脑炎,播散性或疫苗接种后脑炎。
2.Plum学派的分类 Plum学派(1979)对昏迷病因的分类,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分类方法,他们根据瞳孔改变,眼球运动,呼吸型式,运动功能等脑功能的床旁监测,从神经定位诊断的观点出发,将昏迷的病因归纳为3类:
(1)幕上肿块性病变:
①脑出血。
②脑梗死。
③硬膜下血肿。
④硬膜外血肿。
⑤脑肿瘤。
⑥脑脓肿。
⑦脑寄生虫病。
(2)幕下肿块或破坏性病变:
①小脑或脑桥出血。
②脑干梗死。
③小脑脓肿。
④小脑或脑干肿瘤。
(3)弥漫性及代谢性病因所致:
①颅内弥漫性病变:
A.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
B.广泛性脑挫伤。
C.蛛网膜下隙出血。
D.高血压脑病。
E.癫痫。
②代谢性脑病:
A.缺氧或缺血。
B.低血糖。
C.辅酶缺乏。
D.内源性脏器功能衰竭。
E.外源性中毒。
F.内分泌病。
G.体温调节障碍。
3.国内四川医学院于1980年提出的昏迷分类 将昏迷分为全身性疾病和颅内病变两大类。
(1)颅内疾病:
①局限性病变:
A.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B.颅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肉芽肿,脑寄生虫囊肿等。
C.颅脑外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②脑弥漫性病变:
A.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室管膜炎,颅内静脉窦感染。
B.弥漫性颅脑损伤。
C.蛛网膜下隙出血。
D.脑水肿。
E.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F.癫痫发作。
(2)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
①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②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内源性中毒):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黏液水肿性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
③外源性中毒: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植物或动物类中毒等。
④缺乏正常代谢物质:
A.缺氧(脑血流正常):血氧分压正常而含氧量降低者有一氧化碳中毒,严重贫血及变性血红蛋白血症等;血氧分压及含氧量降低者有肺部疾病,窒息及高山病等。
B.缺血(脑血流量降低):见于心输出量减少的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停搏,心肌梗死;脑血管阻力增加的高血压脑病,高黏血症;血压降低的各种休克等。
C.低血糖:如胰岛素瘤,严重肝脏疾病,胃切除术后,胰岛素注射过量及饥饿等。
⑤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高渗性昏迷,低渗性昏迷,酸中毒,碱中毒,高钠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
⑥物理性损害:如日射病,热射病,电击伤,溺水等。
(二)发病机制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的内容包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与行为”,觉醒状态有赖于所谓“开关”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完整,意识内容与行为有赖于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