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头颈 > 正文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是怎么回事,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2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部位: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科室:

内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相关疾病:

暂无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相关检查: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应该如何诊断

  1.病前常有受凉、感染或“落枕”史。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枕颈部刺痛、钻痛或跳痛。

  3.枕大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过敏或减退,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明显,并可向同侧头顶部放射。

  4.少数病例尚有颈椎病或颈胸神经根炎症状。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概述:

  枕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风池穴)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病因: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l)颈椎疾病:颈椎骨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原因。少数可为颈椎结核、类风湿性脊椎炎或转移癌。

  (2)椎管内病变:上颈段脊髓肿瘤、抗大孔区肿瘤、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

  (3)寰枕部先天畸形:颅底凹陷症、枕大孔狭窄、寰枕融合、寰枢脱位、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融合)、小脑扁桃体下疵等。

  (4)损伤: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推半脱位1颈肌损伤等。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诊断: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鉴别诊断: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的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痛

  多在40岁以后发病,女略多于男。疼痛部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以第二、三支受累最多见,多为单侧,可局限于一支,亦可多支同时受累。疼痛区以上下唇外侧、鼻翼、口角、门齿轮、大齿、颊舌等最为敏感,轻微刺激即可诱发,故有“触发点”或“折机点”之称。疼痛性质为短暂的发作性剧痛,呈闪电、刀割、烧灼、撕裂样痛,严重者伴同侧面肌反射性抽搐,痛前无先兆。每次发作历时几秒至1-2min,突发骤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每日数次、数十次甚至数百次,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常常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很少自愈。疼痛常因洗漱、进餐、说话等诱发。因此患者怕疼痛发作而不愿意洗脸、刷牙、进食,故面部及口腔卫生较差,精神抑郁,面色憔悴;部分慢性患者可产生营养障碍,如面部局部皮肤粗糙,局部痛觉可有轻度减退。影像学检查有助除外其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等做出诊断。

  2、蝶腭神经节痛

  蝶腭神经节内有三种神经成分,分别为副交感神经根、交感神经根与感觉神经根。神经分布于眼眶、泪腺、蝶窦、筛房后部、上颌窦、鼻腔黏膜以及口腔上腭、上齿龈、咽部等处黏膜,支配该区黏膜的一般感觉、腺体分泌、泪腺分泌及上血管运动。

  蝶腭神经痛多发生于30-5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见。表现为病侧下半面部的发作性疼痛,疼痛位置较深而弥散,往往由鼻根部后方、眼以及上颌部开始,继而扩展到上腭、齿龈部、颧颞部乃至下颌、舌部甚至向同侧的顶枕部或颈肩部扩散,疼痛较剧烈如电击、刀割、针刺样或烧灼样难以忍受,常伴有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涕、流涎等植物神经症状。情绪激动、强烈光线、巨大声响等刺激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剧。每次疼痛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小时甚至几日,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在月经期发作增加。间歇期长短不定,多表现正常,或几小时内仍遗留轻度钝痛及感觉异常,或几小时内仍遗留轻度钝痛及感觉异常。检查时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可有眼眶、鼻根及乳突部压痛;个别患者在发作期可显示患侧霍纳征、颞动脉波动增强或同侧面部肿胀及感觉过敏等,偶尔刺激中鼻甲后部黏膜可诱发疼痛。

  根据一侧下半面部深在而弥漫的发作性剧痛,并常伴有鼻塞、流涕、流泪等值物神经症状,结合下述辅助检查可确诊:1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鼻窦炎改变。2丁卡因试验阳性,即在蝶腭神经节处―上鼻甲后涂抹,几分钟后临床症状即可缓解。4蝶腭神经节封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等可诊断。

  3、翼管神经痛

  为发作性一侧鼻、面、眼眶、耳部及颈肩部疼痛,常伴有副鼻窦炎。多见于成年女性,表现为单侧发作性鼻、眼眶、耳及面部剧痛,可放射到头、颈、肩部,多夜间发作。常伴鼻窦炎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用不着0.1%-0.3%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封闭蝶腭神经节有效,即可确诊。

  1.病前常有受凉、感染或“落枕”史。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枕颈部刺痛、钻痛或跳痛。

  3.枕大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过敏或减退,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明显,并可向同侧头顶部放射。

  4.少数病例尚有颈椎病或颈胸神经根炎症状。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预防: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枕神经痛可采取如下措施:

  (1)病因防治:避免和预防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糖尿病尿毒症、风湿热、中毒等原发性疾病,可减少枕神经痛的发病机会;其次是预防和避免引起枕神经痛的继发因素,如颈椎结核、颈椎病、肌纤维织炎、局部感染和外伤等。另外,为提高患者的防病能力,最好能够阅读或收听一些有关卫生健康的科普知识,这无疑是有益的。做到预防在先,胜于治疗。

  (2)减少枕部刺激:应避免使用高而硬的枕头,选择具备松软舒适的枕头,帽子不宜过紧,尽可能减少局部刺激,减少枕神经痛的诱发因素,如防止受凉、受潮和疲劳等。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