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头颈 > 正文

咽颊部烧伤是怎么回事,咽颊部烧伤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0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咽颊部烧伤部位:

咽颊部烧伤科室:

烧伤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急诊科

咽颊部烧伤相关疾病:

暂无

咽颊部烧伤相关检查:

咽颊部烧伤应该如何诊断

  早期症状为流涎、呕吐、发热及吞咽疼痛和困难,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约至2周上述症状渐消失,烧伤后期(约1个月后)再度出现吞咽困难,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出现部分或完全性食管梗阻。可并发咳嗽、气急及呼吸道吸入性肺水肿或感染等。

  主要依靠病史。体检时首先发现咽颊部烧伤。根据烧伤程度和腐蚀剂的剂量和性状及吞咽是否

咽颊部烧伤概述:

  食管化学性烧伤又称急性腐蚀性食管炎(acute corrosive esophagitis)系因吞服了强酸、强碱等化学腐蚀剂而造成食管严重损伤所引起的炎症,体检时首先发现咽颊部烧伤。腐蚀剂的种类、浓度和数量与食管炎的轻重密切相关。

咽颊部烧伤病因:

咽颊部烧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食管化学性烧伤在 临床上分为酸性和碱性腐蚀两类。酸性化学物质,如强酸(有硫酸、硝酸、盐酸、石炭酸等)可与组织接触面发生凝固性坏死,由于食管鳞状上皮表面所附黏液耐酸 能力较强,多可阻止酸向深部组织渗透,故其可不被吸收而达到胃内;碱性化学物质,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来苏儿液、卤水、稀氨溶液(氨水)及石灰水等能溶 解蛋白质、胶原和脂肪,吞服后主要产生液化性坏死,并向深部组织渗透,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液态碱因为比重较高,易通过咽部进入食管和胃;固态碱则因较易黏附而常局限于咽或食管某一区域。

  (二)发病机制

  碱性物质造成的食管损伤及愈合分为3期,即急性期(第1~4天):液化、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及进行性的炎症改变,黏膜充血、水肿。24h内不出现黏膜脱落和坏死;亚急性期(第5~14天):坏死区黏膜脱落,形成溃疡伴 肉芽组织形成,开始出现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此时食管壁薄,最易穿孔;瘢痕形成期(15天至3个月):纤维组织形成、胶原进一步沉积,第3周开始胶原收 缩,造成食管狭窄。食管黏膜的再生在吞服腐蚀性碱液后第4周至3个月内完成。严重食管化学损伤的后期合并症是食管狭窄,狭窄多位于食管损伤最严重的部位。 食管的生理狭窄处易使腐蚀物质滞留的部位,也是食管损伤最重的部位。

咽颊部烧伤诊断:

咽颊部烧伤鉴别诊断:

咽颊部烧伤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食管化学性烧伤一般根据其病史、症状及体征不难诊断,且常与腐蚀性胃炎并存。但在临床中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食管的其他病变。

  对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而言,尤需注意与食管癌的鉴别。食管癌以吞咽困难、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病情呈进行性加重,X线及胃镜结合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早期症状为流涎、呕吐、发热及吞咽疼痛和困难,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约至2周上述症状渐消失,烧伤后期(约1个月后)再度出现吞咽困难,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出现部分或完全性食管梗阻。可并发咳嗽、气急及呼吸道吸入性肺水肿或感染等。

  主要依靠病史。体检时首先发现咽颊部烧伤。根据烧伤程度和腐蚀剂的剂量和性状及吞咽是否困难来判断有无食管烧伤。

  吞服腐蚀剂后的并发症可以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

  1.全身并发症 服毒量较多,则有全身中毒现象,重者在数小时内或1~2天内死亡。

  2.局部并发症

  (1)出血:在服毒后数天内可出现小量吐血,但大量出血则为坏死组织脱落所致,常出现于1~2周内,一般多在10天左右突然发生大量出血,重的可因无法制止而死亡。故对严重的患者,1周后各种症状虽然消失,最好仍应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直至2周后,如此多不致发生大量出血。

  (2)食管穿孔和纵隔炎:只并发于吞服毒液过浓而量又大的患者,一般碱性腐蚀较酸性者更易发生食管穿孔,多在食管下端破裂至左侧胸腔,有时穿过至气管,形成气管食管瘘管,文献上曾有偶然破溃至主动脉弓的报道。

  (3)胃烧伤、胃穿孔和腹膜炎:并发于酸性腐蚀剂者为多,呈急腹症表现,病情危重。

  (4)喉水肿、吸入性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症:可以并发于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和瘢痕狭窄时期,尤易发于儿童患者。

  (5)食管瘢痕狭窄:常为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只有早期预防才可防止其发生,胃瘢痕狭窄也常并发于吞咽酸性腐蚀剂的患者中。

咽颊部烧伤预防:

咽颊部烧伤应该如何预防?

  1.严格管理,防止误食强酸、强碱而引起的食管损伤。

  2.加强教育防止青少年及成年人有自杀意图而食入强酸强碱。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