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全身 > 正文

发作后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发作后精神障碍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发作后精神障碍部位:

全身

发作后精神障碍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作后精神障碍相关疾病:

暂无

发作后精神障碍相关检查:

发作后精神障碍应该如何诊断

  出现自动症、朦胧状态,或产生短暂的偏执、幻觉等症状。

发作后精神障碍概述:

  发作后精神障碍患者发作可出现自动症、朦胧状态,或产生短暂的偏执、幻觉等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发作后精神障碍病因:

发作后精神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癫痫病人并发精神抑郁的原因

  癫痫患者不仅忍受躯体痛苦,而且忍受精神折磨。本文通过对门诊癫痫患者的调查,发现有25%的人存有抑郁症状。造成或影响癫痫病人并发精神抑郁的原因很多。

  (1)对癫痫病认识片面,缺乏有关的知识。认为是不治之症,需长期服药,癫痫病人由于疾病多年缠绵,经久不愈,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乐趣,认为癫痫发作时的症状难堪,觉的是见不得人的事,低人一等;

  (2)就业及找对象困难。家庭不和睦、人际关系紧张;

  (3)经济负担太重。患者为求根治,四处求医,尝试多种办法,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4)对心理治疗重视不够。医生对癫痫患者只注重药物的治疗作用,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给本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5)个人心理素质。一般性格内向,心胸不开阔的病人多并发。

发作后精神障碍诊断:

发作后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发作后精神障碍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发作前精神障碍

  表现为先兆或前驱症状。先兆是一种部分发作,在癫痫发作前出现,通常只有数秒,很少超过一分钟。不同部位的发作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前的先兆往往相同。前驱症状发生在癫痫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尤以儿童较多见。表现为易激惹、紧张、失眠、坐立不安,甚至极度抑郁,症状通常随着癫痫发作而终止。

  发作时精神障碍

  (1)自动症状:是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浑浊状态,此时患者仍可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肌张力,在无意识中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动作和行为。自动症主要与颞叶自发性电活动有关,有时额叶、扣带回皮质等处放电也可产生自动症。80%患者的自动症为时少于5分钟,少数可长达1小时。自动症发作前常有先兆,如头晕、流涎、咀嚼动作、躯体感觉异常和陌生感等。发作时突然变得目瞪口呆、意识模糊、无意识地重复动作如咀嚼、咂嘴等,偶可完成较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事后患者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

  (2)神游症:比自动症少见,历时可达数小时、暑天甚至数周。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异常行为较为复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亦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表现为无目的地外出漫游,病人可出远门,亦能从事协调的活动,如购物、简单交谈。发作后遗忘或困难。

  (3)朦胧状态:发作突然,通常持续1至数小时,有时可长至1周以上。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伴有情感和感知觉障碍,如恐怖、愤怒等也可表现情感淡漠,思维及动作迟缓等。

  发作间精神障碍

  人格改变较为常见,以左颞叶病灶和大发作的病人较多见,与脑器质性损害、社会心理因素、癫痫发作类型、长期使用抗癫痫药及病人原有人格特征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多虑、思维粘滞等。少数癫痫病人会出现记忆衰退、注意困难和判断能够下降,可伴有行为障碍。这些症状多见于继发性癫痫和长期、严重的癫痫病人。临床也可见到类精神分裂症样症状、以焦虑为主的情感症状等。值得注意的是,癫痫病人的自杀率是常人的4 -5倍,因此应注意预防病人自杀。

  出现自动症、朦胧状态,或产生短暂的偏执、幻觉等症状。

发作后精神障碍预防:

发作后精神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一般护理

  将病人安置于重病室,检查病人的口腔有无活动义齿,如有义齿应取下。病人尽量避免戴眼镜,防止跌到致外伤。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

  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过度饮水、进餐、饮酒,便秘、睡眠不佳、情绪激动、空气闷热、强声光刺激、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等。

  注意观察病情。当病人主诉胸闷、肢体麻木、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表现,立即将病人平卧,作好病人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

  鼓励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排便,避免便秘、工作过度紧张劳累,饮食宜清淡,减少强光刺激。

  认真执行药物治疗要求和护理常规。观察用药反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确保患者将药服下。用药后注意观察用药副反应。包括有无共济失调、嗜睡、头晕。切忌突然停药、换药。以免诱发癫痫的发作。

  家庭支持,病人住院期间应经常探望使病人享受家庭的温暖,病人家中护理应注意督促病人服药,关心病人的病情变化,减少激惹病人防止病情反复。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