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皮肤 > 正文

匐行疹是怎么回事,匐行疹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匐行疹部位:

皮肤

匐行疹科室:

皮肤科

匐行疹相关疾病:

暂无

匐行疹相关检查:

匐行疹应该如何诊断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虫卵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开始感染人体。幼虫侵入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幼虫在皮内移行,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有呈现较硬小肿块者,随着蚴虫在皮下移动,皮肤出现淡红色蜿蜒曲折的线状损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长度不定,一般蚴虫每天移动约数厘米,皮损继续推进,可长达15~20cm,旧的损害可趋向消退,蚴虫移动经

匐行疹概述:

  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又名移动性幼虫疹(migrans)。多见于热带,东南亚不少见,我国东南地区亦有报告。粪中的虫卵孵化成感染性幼虫时,当人体特别是儿童接触幼虫时,即被其钻入皮肤而发病。幼虫侵入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幼虫在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在皮损处找到猫钩虫)、犬钩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即可确诊。

匐行疹病因:

匐行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多由巴西钩口线虫(猫钩虫)、犬钩虫和寄生于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当人体接触含有此种蚴虫的猫、犬的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食未经煮熟的含有此种蚴虫的肉食,即可引起本病,此类蚴虫多寄生于皮肤表皮下或皮下组织,故皮损多见,偶有侵犯肺部及其内脏者,颌口虫的蚴虫尚可寄生于一些淡水鱼和青蛙、鳝鱼等体内,如食用此等未煮熟的鱼类亦可致病。

  (二)发病机制

  当人体接触含有此种蚴虫的猫、犬的粪便排泄物所污染的泥土,或食未经煮熟的含有此种蚴虫的肉食,食用此等未煮熟的鱼类,青蛙、鳝鱼。即可引起本病,此类蚴虫多寄生于皮肤表皮下或皮下组织,故皮损多见,偶有侵犯肺部及其内脏者。幼虫在肺部移行,引起机体对蠕虫的一种过敏反应。

匐行疹诊断:

匐行疹鉴别诊断:

匐行疹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该病要和疥疮、裂头蚴病、丝虫病、血吸虫皮炎、钩蚴皮炎相鉴别。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虫卵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开始感染人体。幼虫侵入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幼虫在皮内移行,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有呈现较硬小肿块者,随着蚴虫在皮下移动,皮肤出现淡红色蜿蜒曲折的线状损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长度不定,一般蚴虫每天移动约数厘米,皮损继续推进,可长达15~20cm,旧的损害可趋向消退,蚴虫移动经过中,亦可暂时静止数天甚至数月。有时蚴虫常随指甲搔抓而移动,可因继发感染化脓,自觉间歇性刺痛或瘙痒,多发生于暴露部位,也可见于臀部、外阴。

  可并发Loeffer综合征,肺部暂时性、游走性浸润变化,血中嗜酸细胞可高达51%,痰中可达90%,表现幼虫在肺部移行,并引起机体对蠕虫的一种过敏反应。

  皮肤出现淡红色蜿蜒曲折的线状损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长度不定,一般蚴虫每天移动约数厘米,皮损继续推进,可长达15~20cm,旧的损害可趋向消退,蚴虫移动经过中,亦可暂时静止数天甚至数月。食用此等未煮熟的鱼类,青蛙、鳝鱼。接触含有此种蚴虫的猫、犬的粪便等。在皮损处找到猫钩虫、犬钩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即可确诊。

匐行疹预防:

匐行疹应该如何预防?

  避免接触被猫犬排泄物污染的泥土,避免赤足在泥中行走。勿食未煮熟的鱼、肉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