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腹部 > 正文

小肠危象是怎么回事,小肠危象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0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小肠危象部位:

腹部

小肠危象科室:

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小肠危象相关疾病:

暂无

小肠危象相关检查:

小肠危象应该如何诊断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的变化规律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有7个阶段。根据白细胞变化的过程,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1、增多;2、下降;3、顿挫回升;4、最低值;5、恢复;6、过度增多;7、恢复正常

  (2)白细胞下降的速度及最低值可反映病情严

小肠危象概述:

  肠型放射病在1周左右即出现小肠危象。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γ线、中子和X射线等。

小肠危象病因:

小肠危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核战争

  101kt以下核爆炸时的暴露和有屏蔽人员,101kt以上爆炸时的有屏蔽人员,在严重沾染区内通过和停留过久的人员,受到早期核辐射或放射性沾染的外照射,是发生大量急性放射病伤员的主要因素。

  (二)平时

  1、核辐射事故

  全世界目前有43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新建的核电站还在不断增加,从五十年代至今已发生过好几起事故。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了200多例急性放射病,死亡29人。各种类型辐射源在生产、医疗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使用或保管不当,各种类型的辐射事故已发生过数百起。我国自六十年代以来也曾发生过多起辐射源事故,伤亡多人。

  2、医疗事故

  放射性核素和辐射装置的医疗应用,也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如国外曾发生过误用过量放射性核素治疗病人而产生内照射急性放射性致死的事故,也曾发生过因辐射装置故障使病人受到过量照射的事故。

  3、治疗性照射

  因治疗需要而给予病人大剂量照射,可造成治疗性急性放射病。如骨髓移植前常用大剂量(>6Gy)全身照射或全身淋巴结照射,作为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

  造血损伤是骨髓型放射病的特征,它贯穿疾病的全过程。骨髓在照射后几小时即见细胞分裂指数降低,血窦扩张、充血。随后是骨髓细胞坏死,造血细胞减少,血窦渗血和破裂、出血。血细胞减少红系早于粒系,最初是幼稚细胞减少,以后成熟细胞亦减少。骨髓变化的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照射剂量小者,血细胞仅轻微减少,出血亦不明显。照射剂量大者,造血细胞严重缺乏,以至完全消失。仅残留脂肪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多,其它如组织嗜碱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亦增多,并有严重出血,呈骨髓严重抑制现象。骨髓被破坏以后,若保留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还能重建造血。骨髓造血的恢复可在照射后第三周开始,明显的再生恢复在照射后4~5周。若照射剂量很大时,造血功能往往不能自行恢复。

  淋巴细胞(主要为脾和淋巴结)的变化规律与骨髓相似,亦以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坏死,减少和出血为主,其发展比骨髓快,恢复亦比骨髓早,但完全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随着造血器官病变的发展,骨髓型放射病的临床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尤以中、重度分期为明显。

小肠危象诊断:

小肠危象鉴别诊断:

小肠危象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造血系统的改变应与慢性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以及感染、某些疾病(肝炎、脾功能亢进等),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引起的血液学改变相鉴别。造血抑制现象在脱离照射后多数能得到恢复,脱离射线并积极治疗后,经久不愈的造血抑制,需考虑来自(或合并)其它原因的可能性。临床症状应与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放射性白内障应与并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眼等)、老年性、先天性及全身代谢有关的白内障等鉴别。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的变化规律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有7个阶段。根据白细胞变化的过程,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1、增多;2、下降;3、顿挫回升;4、最低值;5、恢复;6、过度增多;7、恢复正常

  (2)白细胞下降的速度及最低值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表4)。

  表4 各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白细胞变化的参考数据

  分度减少速度(×109/L?d)照后7d值(×109/L)照后10d值(×109/L)<1×109/L 时间(照后d)最低值(×109/L)最低值时间(照后d)

  轻度 4.54.0 >3.0

  中度<0.253.53.020~321.0~3.035~45

  重度0.25~0.62.52.08~20<1.025~35

  极重度>0.61.51.0<8<0.5<21

  (3)出现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倒置者为中度以上,不出现者一般为轻度。

  (4)除数量变化外,白细胞还出现形态变化。中性粒细胞可见核、浆空泡,胞浆中毒颗粒,核分叶过多,大型细胞或大型胞核,以及核棘突、核固缩、核溶解等。淋巴细胞可见核染色质浓集,核固缩、核碎裂、核分叶或双核,恢复期可见非典型淋巴细胞。

  血小板的形态改变可见伪足消失,空泡变性,致密体(5-HT细胞器)减少,颗粒溶解等。恢复期可见巨型或异型血小板。

  红细胞也有形态改变,如出现细胞大小不匀,异型和多染型性细胞,恢复期外周血中可见幼红细胞。

  2、骨髓检查

  (1)骨髓细胞分裂指数:早期检查骨髓细胞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1000个骨髓有核细胞)亦有助于判断病情。正常男性骨髓细胞分裂指数平均为8.8‰(6.3‰~10.0‰)。受0.5~3Gy照射后第4天骨髓细胞分裂指数下降程度与照射剂量有明显相关。一般认为,照射后3~4天骨髓细胞分裂指数仍高于1.8‰者,可能为轻度放射病;下降至1.8‰~0.9‰者可能为中度;下降至0.8‰~0.2‰者可能为重度;下降至0者为极重度。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