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4.ERCP 可清楚地观察结石的数量、大小、部位和胰管的直径,有无狭窄或扩张,对阴性结石特别有帮助。但ERCP只能显示胰管内的变化,对胰实质内钙化(假性结石)帮助不大。且ERCP尚可诱发胰腺炎,应用时加以注意。
5.MRI 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钙化和结石的发现CT优于MRI。当结石小于5mm时MRI不易发现。
并发症:
1.良性并发症 胰石病可导致胰腺组织发生慢性炎性改变,产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当炎症累及胰岛细胞时可产生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有消化性溃疡和肝病。
2.恶性并发症 主要是胰腺癌。综合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一般在3.6%~16.7%。有人认为胰石病可导致胰腺组织反复发生慢性炎症和囊肿纤维化,后二者长期作用可使胰腺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最终发生癌变。从好发年龄来看,胰石病合并胰腺癌的病人以30~40岁居多,而一般胰腺癌以50~60岁居多,前者较后者提前了20岁。
胰石阻塞预防: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酗酒)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胆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寄生虫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