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干眼是常见的LASIK术后并发症,并且在高度近视患者,有可能进一步加重,Dr. O''Brien说,对于超过-13D或-14D的近视,Dr. O''Brien推荐使用新近出现的高Dk RGP接触镜或更薄的高屈光指数性眼镜。对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但是,不将自身的晶体摘除而是在一个较狭小的空间内植入人工晶体,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RLE手术禁忌症
RLE手术前,应该对近视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因为轴性近视越深,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越大,Dr. O''Brien说。实际上,在Wilmer眼科研究所,屈光手术医生也是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主要医生。
“Jonathan Javitt, MD分析了RLE手术矫正近视后视网膜并发症所引起的视力下降风险。”Dr. O''Brien说,“他发现,有近5%的患者视力中度受损,而严重受影响的患者比例超过3%。”要接受手术的患者应该对这种可能有所了解,Dr. O''Brien说。
与屈光性晶体置换手术相比,屈光性晶体置换手术有很多优点。首先,RLE不改变患者的角膜外形,不会使角膜表面变扁平。手术医师也可以避免引起的不规则散光。因为角膜不受影响而保持透明,因此就不用担心会象PRK那样出现角膜haze或混浊。“手术医师也可能会因为很大的角膜切削区域造成角膜地形图的显著改变,从而导致不规则散光,”在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眼科时讯联合举办的眼科新概念会议上,Dr. O''Brien如是说。
对高度近视,LASIK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后者受角膜基质厚度限制,并且有医源性角膜扩张的危险,Dr. O''Brien说。除此之外,使用LASIK治疗高度远视或近视效果也没有低中度好。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越多,越容易出现像差。
“多拉多,波多黎各—屈光性晶体置换手术(RLE)看上去确实有希望替代角膜屈光手术,尤其是对那些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但手术医生应该谨慎地与患者讨论眼内手术的优缺点。”Dr. O''Brien说。
(摘自 眼科时讯)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必须进行虹膜切除手术。当然,仔细统计是正确选择人工晶体度数的关键,Dr. O''Brien继续说。已经有研究表明,这种晶体因为破坏了血房水屏障可出现慢性炎症。而后房晶体的白内障形成也是该手术的风险。手术医生还应该注意可能会出现虹膜色素播散、色素性青光眼、角膜内皮损失、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等。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具有保留患者调节功能的优点。” Dr. O''Brien说,“理论上,可以对它们进行位置调整甚至取出,但空间如此狭小,操作并不象看上去那么简单。”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后囊膜混浊的出现将是“重症危害开始”的标志。在这种病例,多需要进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而后者有可能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Dr. O''Brien说。RLE的其他可能并发症包括玻璃体丢失、黄斑囊样水肿或眼内炎。“对于屈光手术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损害。”
“即使是进行较小区域的激光手术,也会出现高阶像差(如球差),后者可使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并出现一些主观症状。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中,也有一些会因对比敏感度的明显下降而影响其视觉质量。”
LASIK的局限性
RLE的另外一个优点是,白内障手术医生已经对晶体摘除过程极为熟悉。“我们都知道,白内障手术是将混浊的晶体摘除,并在原来的晶体位置植入一人工晶体,这样在清除眼内混浊物的同时,使患者视力得以矫正,”巴尔地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Wilmer眼科研究所眼科学副教授Dr. O''Brien说。
RLE是一种安全的手术,可以在表面麻醉下通过透明角膜切口进行,很少甚至不会出现术后散光。随着技术的进步,超声乳化技术用于白内障摘除效率极高,如爱尔康公司Infiniti Vision系统的AquaLase液化器。这种技术对白内障很轻或者没有白内障迹象的患者进行RLE手术尤其有用。
对于极高度远视、眼轴短、前房浅以及角膜直径小的病例,应该谨慎选择手术方案。“为避免严重的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在小眼球上进行任何手术,”Dr. O''Brien说。 <BR>对年轻患者而言,透明晶体的摘除意味着调节功能的丧失,这是该手术的一个缺点,Dr. O''Brien说。
白内障摘除进展
人工晶体设计已经改进,再加上使之更好地居中和更新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出现,就有可能使患者达到正视状态,Dr. O''Brie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