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教授说所有的
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检查一次视力和视网膜疾病眼底,如果发现高危病变,检查次数应该增加。非增生性
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6个月到1年必须检查一次,高危险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次数应该增加,妊娠妇女应该增加随访次数,因为妊娠期视网膜病变进展迅速。如出现增殖
性病变,立即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以免产生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致盲并发症。一旦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即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已失去眼外激光光凝治疗机会的玻璃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其实是手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就是取出玻璃体和其内的积血。事实证明,早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糖尿病玻璃体出血的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短、花费少,同时病人的痛苦小。相反,对手术的担心、恐惧和等待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教育广大的有玻璃体出血而无眼外激光治疗机会的糖尿病患者,消除对手术的顾虑,积极接受早期的手术治疗,这也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盲工作的一个重点。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玻璃体视网膜中心主任医师陈松教授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合理的全身用药、局部治疗等方法处理。因为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发展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病变的可能,因此筛查必须成为糖尿病联合治疗的一部分。陈松教授说2007年我们课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研究》获得天津市科委支撑课题,开展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研究。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长期随访,可预防盲目的发生。首先要认真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进展和视力预后有很大关系。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则不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而且发展为增生型者也增多。故一旦发现糖尿病,即应终身注意控制血糖达到目标值。如果已经产生增生型病变,即使控制血糖也不一定能阻止病情的恶化。糖尿病眼底出血宜尽早激光治疗,及时的激光治疗能使95%的病人免于视力严重丧失,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病人出现自觉症状,也就是视力减退之前。利用激光的光致热生物效应,对视网膜的组织进行凝固。它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止血,而是通过对缺氧的视网膜外层细胞的光凝,改善视网膜内层的供氧和促进视网膜内出血的吸收,同时减少或消除缺氧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泌的与新生血管生长有关的因子,使新生血管退化而间接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今,我们身边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有可能是家人、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30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有资料显示,发病在5年以下的100位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28位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病变,发病时间在15年以上的100位糖尿病患者中约有77位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眼底改变是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斑、硬性渗出斑、棉絮状白斑、视网膜静脉改变、视网膜动脉改变及新生血管、纤维增殖和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晚期病人,新生血管是由于视网膜动脉所造成大面积组织急性缺氧刺激而产生。新生血管形成是从视网膜内血管的内皮增殖芽开始,通过内界膜伸展到视网膜内表面,并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内生长,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血管丛或视网膜静脉随着玻璃体收缩可被撕裂,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当视网膜有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量多或反复发生时,常不能全部吸收而产生机化膜,附着于视网膜面,此类机化物收缩可形成视网膜脱离而致失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了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它能显示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可为激光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