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视网膜厚度的测量,以前多是用组织学的方法对尸检眼进行测量。扫描视网膜厚度分析仪(Scanning 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是Zeimer等人近几年开发研制并投入临床使用的[1]。RTA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性,能敏感、客观地测量视网膜组织的厚度。有关视网膜的厚度值,各家报道不一。有报道认为在锯齿缘区约为100μm,赤道区为150μm,黄斑缘区为350μm,中心凹的中心为90μm[2]。另有报道认为黄斑中心窝的视网膜厚度为370μm,中心小凹为130μm[3]。Shahidi等[4]用激光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测得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为185μm,鼻侧较颞侧厚25%。
我们用RTA测得的正常人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7.95±26.19)μm,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4.37±19.23)μm;黄斑上下方平均视网膜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黄斑鼻侧网膜较颞侧厚10.45%,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
正常男性、女性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77.22±20.57)μm及(178.67±19.63)μm,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0岁以下年龄组及40岁以上年龄组的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75.27±19.63)μm和(184.02±19.81)μ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
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图呈马蹄形,上下对称,鼻侧网膜较厚(图3),这种形状与视网膜组织的结构特点及神经纤维层的分布相吻合,图中的垂直与水平的不对称性主要是由神经纤维层造成的。由此旁证了RTA可以反映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我们的结果表明年龄与视网膜厚度无关。有报道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密度降低,每年丢失0.2%~0.4%[6,7],这种丢失以离中心凹5~8mm的区域更为明显[6],然而该区域超出了我们的测量范围。
因此研究结果更能反映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的情况。建立了正常人群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图后,我们对一些引起视网膜厚度改变的疾病的诊断就变得相对容易了。RTA通过检测视网膜厚度反映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在后极部(包括中心凹),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层占视网膜厚度的30%~35%,已知光感受器层在青光眼病程中是不降低的,星形胶质细胞等结缔组织亦不减少,因此青光眼视网膜厚度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层的损害。由于青光眼早期即可出现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及其神经纤维的损害,而在临床检查尚无视野缺损前,青光眼患者可能已有多达40%的神经纤维丧失,因此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的定量测量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