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词trachoma来源于希腊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国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对沙眼开展了广泛的防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现在沙眼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从北京顺义县及上海、云南、陕西等地进行的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988)结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区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内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云南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云南全省18万双眼盲患者中,白内障占第1位,约8万人;沙眼及其合并症占第2位,约3万人。所以,沙眼在我国致盲原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视。此外,本病在亚非地区不少发展中国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为它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状似沙粒,故名沙眼。对于沙眼形成病因的研究,我国科学家曾做出过突出贡献。起初人们只是推测猜想沙眼可能是由一种像衣原体的物质所引起的,但还证实不了,是我国眼科专家汤飞凡、张晓楼等首次用鸡胚培养方法分离出了这种衣原体,证实沙眼衣原体的存在。这种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体后,主要破坏结膜、角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一般可以痊愈,但若反复感染,则可形成瘢痕,如沙粒状,有磨眼的感觉,严重者可使眼睑变形,甚至失明。这也是解放前我国因病失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积极预防沙眼。沙眼衣原体常存在于眼分泌物中,并通过污染的手指、手帕、毛巾、脸盆等互相传染,因此,要经常洗手,保持手的清洁,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沙眼在少儿中多见,一般起病急,眼睛总有进东西的感觉,怕光、流泪、流粘脓分泌物,急性期一过,一般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治疗沙眼可用0.1%利福平眼药水滴眼,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