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近视眼 > 正文

小瞳和散瞳不麻痹调节肌验光检影技术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一、小瞳验光检影法的研究过程
     作者早年同我国眼科屈光学奠基人毕华德教授学习验光配镜技术时,老先生不断强调视网膜检影法是验光配镜中的基础,同时也反复说检影后试镜是衡量客观检影法的标志,只有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是验光配镜最佳途径。时近四十年但未改变老专家当年予见。
      老专家教育我们要对每一个病人都需作小瞳检影及试镜、散瞳麻痹调节肌后检影及试镜、调节恢复后试镜和开方等六步进行严格训练。这种方法既科学又认真是培养验光配镜技术人员必经途径。但是对于每一个病人都要耽误很多时间,检查者要付出甚多劳动。日久天长,随着病人增多,便感到验光配镜工作压力重重,从那时起,作者就开始着手研究小瞳验光和散瞳麻痹调节肌验光之间的误差和发生的原因。经过千余名病人的考察,总结克服和避免方法。认识到这些误差主要由于调节力、集合力、眼球位置、眼部疾病和检影方法等因素所造成。进而制定小瞳验光检影法要求和注意事项,又在实践中考核和验证。时至今日渐感成熟和可靠,愿作交流和报导。恐不当之处和欠妥之处,敬希海内外各前辈、同道批评和指导,以利提高和完善。
                     二、小瞳验光检影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应在弛缓患者调节肌的基础上检影
      患者调节肌紧张或痉挛将会产生1~3d的假性近视,应严格避免的问题。为此检影前要令病人注视远方目标,放松调节肌。检影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注视5米处小红灯或能看清的视力表字体,从而可使整个检影过程始终保持调节肌弛缓状态。有调节痉挛者瞳孔时大时小,时明时暗,可使已被中和的镜片又出现变动。这时可给病人戴上3d目镜注视远方,稍等片刻再行检影为准。检影过程中不作遮盖,一眼检查完毕后令其戴检影镜片注视远方,再检查另眼。双眼均检查完毕再行核对一番,确实无误时,经过换算后方列为检影时最后决定结果。这种方法由于戴着检影时的中和镜片比实有屈光高出1.00d.s,故有维持检影时调节弛缓之作用。
      2、被检眼应处于正视前方的位置
      如果被检眼有水平、垂直成斜向偏视时,则检影的结果永远不会正确。如果眼位有偏斜,应使远方注视目标位置进行调整,务使被检眼球处于正位后再行检影。
      3、保证检影的中心部位应在视轴上
      检影镜光照入被检眼瞳孔后,观察的方向应在视轴上而不在偏轴上。这主要根据检影镜在角膜上的反光点是否恰在瞳孔正中央而定如恰在正中,再令被检眼注视检影孔,如果角膜上反光点原位不动,则其视轴和光轴一致的,则所获结果更切实际。
      4、检者眼和被检眼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检者眼球和被检者眼球高度不等常可造成垂直轴轴上的误差或出现假性剪动现象。解决的办法备使用升降座椅。
      5、学会双眼双手使用检影镜
      为了克服上述检影中容易出现的误差,唯一可靠办法是掌握双眼双手都会使用检影镜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检查患者右眼时,用右手持检影镜并用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用左手持检影镜并用左眼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作到不遮挡被检者远方视线,从而保证调节弛缓,眼位不偏。
      6、检影镜的标准化问题
      检影镜标准化不够会影响检影结果。近年各医院和验光配镜单位多采用自带光源圆光视网膜检影镜。这种仪器虽甚方便,但仍有标准化问题。使用前都要进行一番检查和调整使之合乎要求。
      按屈光学和检影的原理,平行光线投照到病人黄斑中心窝部,观察映光和影动情况以判断屈光情况。因此把检影镜发出的光束调整到接近平行时再使用这样可减少检影误差。由于自然界不存在真正平行光线,故一某设计的检影仪器检影总会存在轻微误差。
      7、检者自身的屈光不正或调节异常应作适当调整和矫正,否则可因自身的屈光异常而造成检影时的错误判断。
      8、检影暗室应单独房间,暗度适宜,长度6米。指示红灯和视标开动方便。没有散射光线干扰并维持肃静。如此,可使精神集中,判断准确。
      9、确判断翻转点问题
      正确定判断翻转点是检影法测量屈光的关键。检影时始终注意观察瞳孔正中部,因为这个部位是观察的重点。越接近翻转点时,越认真细致。
      当接近翻转点时,检影镜一定要作平行移动。缓慢而轻微的平行移动才能测出微小的屈光差异。假如接近翻转点时,检影镜急促旋转运动就可能造成瞳孔周边部的阴影掩盖了瞳孔正中的映光,从而可产生错误的判断。有些专家强调由顺动找翻转点就是要注意这个问题。
      集中观察瞳孔正中的映光,可对球面差的干扰得到适当排出。
      检影时达到翻转点时,除依靠视网膜上的映光和影动停止这一理论性问题外,影移时的特征也非常重要。影移时瞳孔区部应较影移前略微箔暗。瞳孔边缘较前略微明亮一些。这种现象是否是翻转点的问题,尚应进一步核实。核实的最简易方法是检者上身前移或后仰10厘米,如瞳孔中重新出现顺动或逆动,则便是真正翻转点。另外增加或减少0.25d镜片后再观察光影变动也是常用的方法。
      10、镜片与角膜顶点间的距离
      镜片中心应放置在角膜顶点前约1厘米处。镜片距角膜顶点过远或过近光心偏离都要产生误差。屈光度越大则误差就越大应引以注意。
    11、检影距离
      检影距离应准确,一般以检者和被检者结点距离计算为好。近年各国多采用1米距离检影法。半米距离产生误差较大,除高度屈光不正者外多不采用,0.75米检影误差亦大,检影后换算麻烦。2.5米距离检影误差虽小但甚不便,仅用于校正1米距离检影结果是否准确时偶而选用。
下一篇:散瞳验光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