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近视眼 > 正文

我是疤痕体质,可以做近视眼矫正手术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建议不要做。
你知道这个手术的代价么?很多医院都是一把手术刀开好几只眼睛,因为贵就贵在这个刀。行里有句话就是做这个手术最好是排第2个人
第一个是给医生练手的,第2个刀还干净点,后面的人就。。。
你可以去看一下做这个手术的医生都是戴眼镜的!
这个对眼睛很不好,很多国家已经禁止了!英国就是!

不能做LASIK手术的10大理由
1 。 LASIK手术导致干眼症
干眼症是LASIK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瓣被削掉,负责催泪的角膜神经被隔离。医学研究表明,这些已被切断的神经永远不会再返回正常的工作状态。干眼症症状,包括疼痛,灼烧,异物感,眼皮粘眼球。 FDA的网站上警告说, LASIK术后诱发干眼症可能是永久性的。LASIK治疗后的6个月,大约20 %的患者在FDA的临床试验显示干眼症“恶化”或“明显恶化” 。
2 。 LASIK术后损害视觉质量。
LASIK术后的病人在微光中视物(对比敏感度欠缺)会有更多困难,在夜间视物失真(出现多图,光圈, starbursts ) 。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经FDA批准的 LASIK治疗的6个月后, 17.5 %的病人有光圈现象; 19.7 %的有眩光( starbursts ) ;19.3 % 有夜间驾驶障碍;21 %的抱怨眼睛干燥。 ( 1 ) FDA的网站上警告说,在夜间由于瞳孔放大,患者可能因衰弱的视觉症状受到伤害。
3 。LASIK术后角膜伤口无法完成愈合
研究人员发现,术后皮瓣愈合,只有正常拉伸强度的2.4 % 。 ( 2 ) LASIK术后,伴随患者终生的将是皮瓣可能随时解除或意外脱落。 FDA的网站上警告说,经过LASIK治疗的患者病人已经不是可接触运动的好的候选人了。
角膜胶原带提供其形式和力量。 LASIK手术切断了这些胶原阶并且削薄了眼角膜,导致在永久性损伤。 ( 3 )LASIK术后更薄,更弱的角膜相对正常眼压的压力来说,是更易膨胀的,发展下去,可能导致被称为角膜膨胀和角膜病变的疾病,最后需要角膜移植。
4:LASIK术后并发症的数据并不为所知
目前没有专门统计LASIK术后并发症的地方。此外,关于LASIK术后并发症没有专门的定义。 FDA允许手术设备制造商隐藏术后并发症的报道, LASIK术后的病人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干眼症和夜视困难被称为作为“症状”而不非“并发症”
5 , LASIK术后导致近距离视野减少
没有经过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在40岁后,去掉他们的眼镜可以很轻松的看近的东西。 但经过LASIK术的病人,相同的的情况下,40岁后的可能会遇到困难
6 。LASIK术后有长期的副作用。
LASIK术后,影响眼内压测量的准确性,导致未诊断到的青光眼患者处于失明的风险。像大多数人一样, LASIK术后的病人的白内障会进一步发展,白内障手术中的人工晶状体的调节精确度大大降低。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受损或则重复手术。具有讽刺的是,LASIK术后类固醇的下降加快了白内障病情的反展。研究显示,LASI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的密度会持续下降,这些细胞却是实现眼角膜功能的关键成分。眼科医生推测这方面的损失可能会导致延迟LASIK
7 。双眼同时手术不符合患者的利益
在2003年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做白内障和屈光手术成员中,91 %的外科医生没有让患者选择先做一只眼睛手术的机会,双眼同时手术有双眼同时失明的风险,要告知患者余下另一只眼不动手术的重要性。 FDA的网站上警告说,双眼在同一时间做LASIK手术的风险比分开做要大很多。术后扩张。
8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在很久以后才出现。
医学文献有很多关于LASIK术后并发症的报告,如由于生物力学不稳定引起的角膜损失,威胁视力的感染,炎症导致的角膜混浊,角膜瓣脱位和视网膜脱离。虽然表面看LASIK手术很成功,但并发症往往会在几周,数个月徒,甚至数年后出现。
9。LASIK手术的康复方案很有限。

LASIK手术是不可逆转的,且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极为有限。如果患者比较适应镜片,硬性隐形眼镜可以善视力。

LASIK术后很难适应角膜接触镜,费用也很高,并最终失败。很多患者人最终会放弃修复视力的斗争。在个别情况下,患者不是为了改善实力,患者却被迫进行角膜移植(失明)。

10.相对LASIK,还有更安全的替代品

一些一流的手术医生不使用LASIK,如PRK这种不用切掉角膜瓣,我们必须知道LASIK手术并不是必须的重要性。没有可说服性的医学原因,不必冒失明的风险动不必要的手术。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是目前最安全的替代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