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角膜炎 > 正文

结角膜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方药:生地15克,麦冬、元参、贝母、丹皮、白芍各12克,生甘草薄荷各6克,夏枯草连翘各10克。

  治法:养阴清肺。
  (2)肺阴不足:隐涩微痛,眵泪不结,白睛颗粒不甚高起,周围血丝淡红,病久难愈或反复再发。可兼干咳,五心烦热,便秘等,舌偏红,散结脉细。
  方药:桑白皮黄芩地骨皮、知母、麦冬、桔梗各12克,连翘、赤芍各12克。
  治法:泻肺散结。
  (1)肺经燥热:患眼沙涩不适,流泪,白睛上小泡样隆起,其周赤脉红丝相绕。可兼见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中医药治疗:根据病变所在的位置,中医将结膜上、结角膜炎和束状者分别称为金疳、白膜侵睛和风轮赤豆。
  1、西医药治疗:结膜囊点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结角膜炎重症可行结膜下注射激素。
  [治疗]
  [诊断]根据体征及临床表现可诊断。
  4、病变发生在结膜,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在角膜缘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疼痛和眼睑痉挛症状。
  3、位于角膜缘的泡疹,有时形成浅溃疡,向角膜中心发展呈束带状混浊,结膜血管也呈束状进入其中,称为束状角膜炎。
  2、在角膜或角膜缘者,表现为灰白色圆形结节,边界清楚,易形成溃疡,伴有新生血管侵入,愈后遗留瘢痕。
  1、发生在球结膜者呈结节状,色灰红,直径1—4毫米,周围局限充血,易破溃,1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
  [临床表现]本病可单独在结膜、角膜或角膜缘发病,也可同时发病。

  结角膜炎本病现较少,多发生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偏食和腺病体质者。常合并面部湿疹及淋巴结核,故又称湿疹性或瘰疬性结角膜炎。微生物导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与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科一韦氏杆菌及其他微生物有关。

下一篇:中医治角膜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