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后期视力严重受损时,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3.大泡性角膜病变者,配戴角膜绷带软镜。
2.角膜失代偿早期局部应用高渗药物,滴5%氯化钠或20%葡萄糖软膏。
1.早期无需治疗。
【 治 疗 】
2.裂隙灯下直接照明法检查可见角膜中央部的后表面有多个细小的向后突起的滴状赘疣,略带青铜色,随病情进展滴赘数量增多,互相融合并向周边延伸,侵及全角膜后部当内皮生物泵功能失常后,检查可见角膜水肿从descemet膜前的实质层开始,出现皱折厚度增加,角膜基质混浊,上皮与上皮下水肿,可融合成水泡及大泡,泡破时眼痛剧烈。长期水肿可致角膜血管增生,多次大泡破裂者,易形成疤痕。
1.本病进展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当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尝时,基质和上皮出现水肿,视力下降。发展为大泡性角膜病变时出现疼痛、畏光及流泪。
【 诊 断 】
fuchs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
【 治 疗 】
4.检查可见角膜中央浅实质层的弥漫混浊中,散在多个小的、白色、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斑块状致密混浊。混浊渐向周边及深层延伸、融合,侵及全角膜,可达角膜缘及全厚角膜,后表面出现滴状赘疣。
3.双角膜中央呈轻度雾状弥漫性磨玻璃样混浊。
2.双眼对称性角膜病,视力呈进行性减退,20岁以后,视力已严重损害。
1.发病早,3~9岁即发病。
【 诊 断 】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可改善视力。
【 治 疗 】
3.检查可见角膜中央浅实质层与bowman层内出现不规则的灰色分枝状细条状混浊,可交叉构成网状或有结节的格子状,网格之间的角膜无改变,周边角膜透明,病变区域角膜知觉减退。
2.双眼对称性发展。也有单眼或不对称双眼发病。
1.10岁前发病,20岁左右症状加剧,30岁时即因视力减退而需角膜移植手术。
【 诊 断 】
格子型营养不良
3.视力明显下降者,可行角膜移植术。
2.角膜上皮糜烂时,给予角膜上皮营养药及润滑剂。
1.多数病人无需治疗。
【 治 疗 】
2.检查见浅实质层中央部角膜有散在的灰白色细小碎屑状混浊、混浊间角膜透明。混浊逐渐增多,合成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圈状、星状、雪片状形状,逐步向实质深层和四周延伸,但周边2~3mm保持透明。
1.多开始于10岁以前,双眼对称性角膜病变,青春期后明显,对视力影响较轻。
【 诊 断 】
颗粒型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