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故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已成为眼科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除了典型的树枝、地图及盘状角膜病灶形态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临床改变,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各型不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而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染色各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决定这种转化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与HSV的型和毒株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细胞免疫)有关外,还与治疗方法有关(特别是皮质固醇的应用)。
原发感染
原发感染仅发生血清抗体阴性者,多见于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单疱病毒抗体,因素发生感染者少见,以后随着这种抗体逐渐消失。1~3岁最易感染,至5岁时已有60%感染,15岁时有90%以上感染。
原发感染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痛,眼部损害极为少见,主要有:
⑴疱疹性眼睑炎 眼睑皮疹的族一周后小泡干涸,结痂脱落不留痛疤。
⑵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结膜充血、肿胀,滤泡增生,甚至出现假膜。
⑶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 出现上述两种症状的患者大约有2/3的病例可出现点状角膜炎或树枝状角膜炎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