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了201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12亿,其中5400万人将失明。失明的主因是
白内障、
沙眼沙眼(一种严重型
结膜炎结膜炎 ,常见于热带地区)和
青光眼。随着本地人口老化,料有更多人将面对眼疾问题。
在交互行医计划下,杨医生也是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的高级外科顾问医生。他说,经过改良的白内障新手术现只需约15分钟,加上病人的伤口从原本的11毫米左右减至约3毫米,完全不需要缝针。不少医生也开始改用滴表面麻醉药水取代麻醉针,大大减少了痛楚。
白内障是指眼球的晶体变得混浊模糊,无法使充足的光线进入眼内而影响视力。越早发现这类眼疾,防止视力损失的成功率越高。而病人在接受治疗后,也必须找眼科专家做定期检查以防止视力衰退。
伊丽莎白医院眼科顾问医生杨南谆不久前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这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或发炎现象。因为不少患白内障的是老年病人,以往他们常因为排斥或忘记滴药水,以致较容易引发并发症。
以往,动过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后需要滴约一个月的特别抗生素眼药水,不过医生现只要在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即刻将有关药物植入手术部位,就能省去麻烦。
动过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只要在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即刻将有关药物植入手术部位,就能省去麻烦。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可植药防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