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把人眼内晶状体的混浊叫
白内障。晶状体是眼内惟一的一个有聚集光线能力的完全透明的凸形状的组织,它把来自外界经角膜和瞳孔进入的光线,集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这样人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万象世界。如果晶状体混浊不透明,所看的东西就变得模糊不清,严重者则看不到外部世界,患眼的瞳孔由黑变白,故人称白内障。
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第一位致盲眼病,占致盲眼病的25%~50%。据WHO统计,当今世界有1500万白内障致盲患者,而我国普查分析,约有400~500万白内障患眼待手术。
白内障有多种类型,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等,其中主要是老年性白内障。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散瞳检查可发现,有不少人有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60岁以上已为常见,70岁以上多达90%~95%。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如同人体衰老一样,虽经几十年大量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原因仍不十分明确。目前多数学者公认白内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年龄相关,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因素是氧化损伤致使晶体蛋白结构的改变。相信在人类全部基因密码解密后,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可望对白内障的成因有明确的解释。
白内障治疗——古老又高新
白内障的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在古巴比伦草书、埃及金字塔羊皮书及中国甲骨文中都有记载。但直至今日,尚无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可阻止白内障的发展。但眼科医生并不放弃努力,他们用手术治疗给老年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