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古代医学情志学对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考证了疾病的心理病因,阐明了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上,更重要的还是情志调节治疗给现代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和千百年来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右保真元》中郭康伯有诗云: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内经》中也早就有“精神不 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充分阐明了注意情志的调节在人类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华佗的《青囊秘录》云“……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这就说明心病须心药,医心为其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称为好医生。
祖国医学的情志调节治疗并不为“医者意也”,也不同于迷信巫咒,它有其主要适应对象,如一般之所怀不遂,事与愿违,失志伤怀,寡欢悒闷等所引起之唏嘘惆怅,感慨系之,心灰意冷,郁郁终日的“郁”症,它表面难以启齿,内心时存隐痛,这些则有赖于医生的灵心妙口,解谕宽慰,或迂回婉转,或直言忠告。这就很容易想到现代医学中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症”时的暗示治疗,开导劝慰式的心理治疗等。而祖国医学独特的情志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情志传递法、语言疏导法、以情胜情法、情志转移法等。所谓情志传递法是医护人员以高尚的情操、整洁的仪表、稳重的举止、亲切的语言、精良的技术,唤起病人的乐观情绪,通过皮质和内脏相关的机理来改善机体调节机能,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情志治疗方法。语言疏导法是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交谈而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悦情志,使病人达到生理和心理平衡的方法。以情胜情法是采用情志相互转变、相互制约的理论,以情胜情,使人气机恢复、脏腑阴阳气血协调的方法。情志转移法是诱导病人将其注意力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以打破情志上的恶性循环,建立新的良性循环的一种情志治疗方法。因此,祖国医学的心理治疗也是灵活的、多变的,应依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而定,这与现代医学的心理治疗多样化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现代心理医学治疗中,许多是借鉴和采纳了古代心理疗法的。
4 小结
因此,了解和挖掘祖国医学情志学的宝库,对开辟现代心理医学不无指导和借鉴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古代心理医学得到更好的继承、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