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疾病恹恹喘息不止的肥胖少妇,由其丈夫搀扶下,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他们是从一家市级综合性大医院内科转来作心理咨询门诊会诊,望着少妇那肥胖的身躯,不停地喘息以及青紫的口唇,我连忙请他们坐下细述病情……
摘自心理医生的手记
在二年前的一天夜里
少妇的丈夫向我叙述了其妻子奇特的病症。“在二年前的一天夜里,我们刚满周岁的儿子突发高热不退,我们夫妻俩连忙把他送到乡卫生院诊治,可就在半路上,我妻子抱在手的儿子突然抽痉不止,看到此情景后妻子也在路上突然晕倒了。我在路人的帮助下,把他们俩都送到了医院。经过治疗,独生子的病好了,右妻子却得了奇怪的疾病,开始一动就感到气急急,不能多走路,之后发展到只能躺在床上才感到舒服,什么活也不能做了。这一年多来,她就一直睡在床上,不肯起来,可胃口却越来越大,也不知饥饱,人越来越胖,不肯干活,稍微动一下,就是气急如牛,口唇青紫。我们在当地跑了多家医院,检查住院治疗,均没能查出什么病来,她的精神却变得越来越差。半月前,村里人都说你妻子怕不行了,你还是把她送到上海作最后的治疗吧。这样我们就来到了上海,住进了大医院,可是在住院期间经过内、外、妇各科会诊检查,以及CT、B超各种血液检查都正常,也没能确诊是什么病。我是听了介绍,才抱最后一丝希望前来求诊,医生,请你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救救她,她才32岁,她到底是得了什么样的怪病啊!”
此“病”已有一千多年
望着眼前这位男子焦虑的神态,以及他妻子无助的眼神,我仔细翻阅了他们带来的各种检查报告,并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表面上看,病人病得很重,但又掩饰不住紧张和期待的神情。我马上想到这是否就是一种在内外科常常会被误诊的心理疾病──癔症,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认为是一种“子宫在体内活动”的妇女病。到19世纪末,弗洛依德明确指出,癔症是一类心理疾病,起源于心理因素,并通过特定的心理,产生症状,女性多于男性。它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愤怒、惊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眼前这位少妇正是由于第一次高热抽痉是在她怀里发作,受到惊吓,导致自己的昏倒。醒来之后,每当看见儿子,就感到心惊肉跳,害怕儿子会抽痉,自己会昏倒,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而采取了逃避的行为表现气急惊张不肯起床,无法行走。癔症的躯体症状还有如失音、行走困难、肌肉乏力、表情麻木、性欲冷淡、
月经不调、气促气短、心惊胸痛等等。
拨正错位的“角色”
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请家属到诊疗室外,再亲自询问病人病情,只见她不停的用手指着胸口,表示胸闷,气急,难受,就是不肯言语。当问及孩子之事,不觉显示出一丝惊张,但眼眶内饱含泪水,并有迫切要求治疗的愿望。了解了奇迹的病症表现,这是由于心理、环境因素诱发的心理疾病──癔病。当她第一次受到惊吓后,感到自己无能力抚养儿子,(因还有一个大女儿),害怕儿子再次得病没法治疗会受到家人的指责。只有感到睡在床上才是最安全的。而每次被送到医院诊治后,未见明显效果,更感到自己的病是非常严重。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原先的心理恐惧症状,并常藉这些症状来应付减少要抚养儿子的精神压力。其丈夫和家庭也不正常地扮演着支持的角色,认为妻子确实有病不能起床,使得病人更陷入特殊病人的角色,其个性又属内向易感素质者。这一病使她长达近两年的卧床不起生活,造成了她个人和家庭功能的损害。
一周后她终于站起来了
我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心理和行为的治疗。主要是给予疏泄、解释和支持。首先鼓励她站起来走几步给我看,起先她不肯,在我再三鼓励下,她终于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十多步。我马上给予肯定,并暗示解释了两年来的疾病原因,并保证能解除她两年来的痛苦,少妇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心理的支持和疏导使她增强了信心,我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注射了抗焦虑的针剂,并要求她自己走回去。在离开诊疗室时,她的精神明显比来门诊时强多了,并亲口说出了“谢谢你,医生”。
一周后,当少妇在其丈夫陪同下,再次来到咨询门诊使我为之一振,只见她走路有精神,气不喘,口唇红润并告诉我,他们两天前已从医院出院,缠身多年的奇怪疾病已基本好了,明天就将回到家乡去。她丈夫激动地说:“我们把病人抬着来上海,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走回去,你们真是神医。”我又继续加强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再次解释了起病原因,特别是家属在病人发病中的作用。并给她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记住医生给他的告诫;其次,要相信自己的病已经治愈,暗示她仍能做一个好母亲和好妻子;最后,要相信丈夫,在家属的配合下逐渐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
二个月后,他们来信告知,现在病人已完全能正常劳动作家务,并抚养她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又充满了往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