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气质类型只是较为粗略的划分,真正细致的因材施教,还应该细分到各个维度的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
活动水平 对于活动水平高的孩子,家长可以经常安排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多给他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但也应要求他在特定的时刻保持暂时的安静。可以多给孩子安排操作性强的游戏,例如让幼儿多玩搭积木和套塔,讲故事,大一点的孩子经常剪纸,做一些手工。
对于活动水平低的孩子,家长要赋予更多的耐心,不要因为他行动缓慢而加以指责,更不要代替他做事情,要适量地增加他的运动量,多带他到户外活动。
节律性 对于节律性强的孩子,不必刻板地按照他的规律安排生活,可以偶尔打破规律,使他能适应生活的变化,例如经常带孩子外出,适当改变他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地点。
对于节律性弱的孩子,从婴儿期起就要开始给他建立适当的生活规律,如在该吃饭的时候准时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必须睡觉。前后相差不应大于半小时。
趋避性 对于易接近的孩子,要尽早教导他明辨是非,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对于退缩的孩子,不要强迫他接受陌生人或新事物,要耐心引导,例如提前告诉孩子即将面临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来什么好处,多为孩子创造接触新事物和人的机会,鼓励孩子接近新事物,例如有新食物可鼓励他先尝一点。
适应性 对于适应性弱的孩子,要经常带他到没有去过的地方,让孩子适应新的场景;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由少量开始,反复多次尝试,直到孩子完全适应。比如家长准备让孩子上幼儿园,应提前有多次的接触,让他逐步适应,避免在孩子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强迫他适应新环境。
反应强度 对于反应强烈的孩子,在他吵闹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表态,他强烈的情绪反应也许只是因一件小事或干脆是无理取闹,弄清楚原因后,耐心等待孩子情绪爆发过去,同时暗中留意孩子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等他安静后再以平静的语气表明态度,讲清道理。
反应强度弱的孩子强烈的渴望和兴趣的表现可能是微弱的,家长要鼓励这类孩子以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少用否定的语言拒绝孩子,多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孩子。
情绪本质 积极愉快的情绪往往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对于情绪积极的孩子,要指导他做出适当的评价,避免对危险或不良的事物也做出过于“积极”的判断。
对于情绪消极的孩子,要避免指责,了解他表达情感的方式,(例如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同意或真正的不高兴)采取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的积极情绪,例如孩子高兴时要尽量延长这种态度,亲子间的逗笑是最有效的方式。大人也要在孩子面前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
坚持性 对于坚持性高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把握原则,如果所坚持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一定要说服他放弃。
对于坚持性低的孩子,应该完成的任务,家长一定要坚持让他按既定要求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可以暂时休息,但休息后一定要继续进行直至完成,并可逐渐提高要求,同时给予鼓励。
注意分散度 对于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应加强他对注意内容的兴趣,内容的难度不要过高,多给孩子进行短时间的注意力训练,逐渐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对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要多提醒他不要在做一件事情时忽略了其他事情。如果孩子在看书或是游戏时不理妈妈的叫唤,不要急着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可能真的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书或游戏上了。
反应阈 对于敏感的孩子,要避免突然的刺激(如大声、强光),在感觉上家长不要太主观,例如洗澡水温的冷热、衣服的松紧,应以孩子的感受为标准,并逐渐训练孩子对感觉的耐受性。如果孩子音乐感和色彩感强,应该多给他听节奏优美的音乐,多看绘画作品。
对于不敏感的孩子,家长则应经常弥补孩子的遗漏之处,如加强安全和社会规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