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人际交往中的报偿机制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人际吸引的另一个因素是报偿。它指的是,人们喜欢那些向他们提供报偿的人,或者喜欢那些与自己的愉快经验有关的人。这种现象可以用学习原则加以解释。别人给予的报偿或某人从别人得到报偿的愉快的体验,作为积极的刺激物而与这个“别人”相联系,某人也就倾向于喜欢这个人。
  报偿原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的互相性。人们喜欢那些也喜欢他们的人,人们一般不喜欢那些讨厌他们的人。中国古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爱与敬的相互性。
  报偿原理的基础,似乎是人对别人有着一种报偿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又是因人而异的。
  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报偿,人们喜欢那些说自己好话的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任何迎合奉承之词都一样地博得人的好感。人们对提供报偿的人的动机的信任度,是影响好感的实际产生与否的一个因素。人们固然企盼别人的喜欢,可是并非不顾这种喜欢的真实与虚假。正是由于人们对他人真诚度的辩别力,那些惯于虚情假意的诌媚奉承者才不至于总是得逞。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