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帮助孩子从父母离异的打击下尽快恢复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孩子从父母离异的打击下恢复过来的时间以及以上各阶段的顺序都因人而异。有些儿童需要经历每一阶段的所有过程,有些儿童或许一次越过几个阶段,有些儿童则可能有较多的反复性。笔者曾接触了一些离异家庭的儿童,感到他们之间在行为和情感变化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孩子的情绪变化、行为表现,关键在于父母离异前后所持的态度。假如父母争吵反目、打架、在孩子面前诽谤中伤对方,谈判离婚时,将孩子当作包袱相互踢来踢去,把孩子当作出气筒,这样家庭的孩子,心理变态一般都比较严重,心灵的创伤也较难愈合。情感变化也有较大的反复性。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你对配偶的怨恨,不要用物质来拉拢孩子,使之怨恨对方。不抚养孩子的一方,要定时去看望孩子,使孩子感到,即使不生活在一起,爸爸(或妈妈)也仍爱着他(她)。

不论何种原因的父母离异,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创伤。对这些孩子,如果缺乏正确合理的情感疏导和补偿,很容易使他们对人生冷漠,性格变异,甚至步入歧途。目前,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们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从父母离婚打击下恢复过来的过程有着某些共同的模式,了解儿童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就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关。

当孩子从自卑中清醒过来,就会开始思索,诸如父母为什么离婚,我今后应该怎么办等等。接着,他们可能会从沉闷中走出来,主动帮助家里干活,同单亲父母的关系更加适应。

在父母离婚的打击下,孩子的情感变化大体经历六个阶段。1.愤怒、痛苦阶段;2.盲目乐观阶段:3.流动出走阶段;4.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5.渴望、思索阶段;6.获得新生阶段。

有了孩子的夫妇可以决定他们是否继续维持夫妻关系,可是,离婚并没有结束他们作父母的责任。他们必须懂得,自己永远是父亲或者母亲。也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父母。这是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从父母离异打击下恢复过来的良方。

相反,那些“文明离婚”的父母,双方都一直关心孩子,孩子一般心理恢复比较快。有一对教师夫妇,离婚前后,始终没有在孩子面前争吵过,妈妈也从不在孩子面前讲爸爸的坏话。只是和孩子讲,爸爸妈妈认为分开住对家庭更好。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爸爸静悄悄地从家中搬出去,就像平时出差一样。孩子随时都可以去看望爸爸。孩子在感情、生活上均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在钢琴比赛中还得了奖。

儿童在强烈悲痛之余,会经历一段较为短暂的“盲目乐观期”,即对什么都无所谓。当老师或朋友开导他时,还会觉得是多余的。但儿童此时的感觉不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感觉,而是一种精神亢进状态。

经过短暂的盲目乐观,就进入“流动、出走阶段”。此时的儿童处于一种上满弦的状态,他们心绪烦躁、注意力分散、撒谎、旷课,夜间也会到处乱跑,健康不如以前。此期的儿童心理负担过重,几乎处于生理、心理的极限状态。过了这个阶段,孩子会变得非常勤奋用功,例如,努力要为妈妈争口气等等。但这一时期,孩子总感到精神负担很重,很多行动并非出自自愿。

父母离婚前夕和离婚初期,是孩子思想最痛苦的时期。他们渴望父母破镜重圆,却又不得不接受父母离异这一冷酷的现实,他们感到失去了父母的爱,因而万念俱灰。此时的孩子经常想哭、忧郁、做恶梦,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他们要强烈发泄自己的感情。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双方对他(她)的持续不断的感情及关怀。应该让他(她)知道,不管发生何种情况,父母双方都会爱他(她)。虽然父母分开了,但他(她)仍会享受父母双方的爱。

妥善地处理好离婚后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以前的配偶很好的合作。这是一切有孩子的离异夫妇都应该认真考虑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