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恐惧心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0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有时孩子的恐惧会以其它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的犟,或是突然呆若木鸡,这些其实都是害怕造成的。有个两岁多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肯进澡盆,经过很长时间诱导,他才说出是因为怕被水冲进下水道里去。孩子有着自己的臆想世界,我们不一定能完全看透,所以要随时观察,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如忽然抵触某件事物、无意间透露一些恐惧的想像,家长就要循着话题诱导他说出心底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一一化解。

  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孩子的的恐惧表现
  5~8岁的孩子往往用否定对付害怕,以为自我暗示就能够战胜一切,其实这反而不利于心理健康。家长应帮助孩子直面恐惧,告诉他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实践证明,经常给孩子讲些科学常识是帮助他克服恐惧感最有效的方法。例如有的孩子怕蜜蜂,主要是因为联想到蜜蜂会蜇痛自己。这时家长不妨给他讲讲蜜蜂的生活习性,比如小刺是用来采蜜的,不会主动进攻我们,大多数孩子便能打消恐惧,喜爱上这一勤奋劳作的小动物。不论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只要我们能把事物讲得合情合理,就能帮助他幼小的心灵建立起安全感。
  切勿强迫孩子将恐惧藏在心里或否定它的存在
  孩子害怕时,第一时间便会向我们倾诉,哪怕他的“恐惧点”再荒诞可笑,我们都不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态度:说他是胆小鬼、生硬地勒令他不许哭、在日后孩子不听话时以此吓唬他。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地安抚孩子,向他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而不是简单地用“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之类的语言敷衍。取得孩子的信服十分重要,一来可以让孩子接受科学原理,二来也能让他相信家长的力量可以保护自己,恐惧感自然随之消失。
  切勿责骂、嘲笑或愚弄他
  既然恐惧是儿童期的天性,无法回避,那么家长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做出有益引导,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弱点呢?
  踏进校门后孩子的心理状态会发生较大改变,新的恐惧也油然而生。美国心理学家曾调查过300多名4~6年级的学生,请他们回答哪些事情最令自己害怕,结果“失去亲人”名列榜首,“双目失明”和“被老师留校”并列第二。
  3岁以上的幼儿开始惧怕黑夜和带面罩(如黑眼镜,口罩等)的人。此时他们已经学会根据观察大人的面部表情来推断他人的行为,所以一旦得不到视觉信息,无法预料将会发生的事情,他们便会感到惶恐不安。
  幼儿的被遗弃感大约在10个月以后出现,1~2岁达到高峰,这时他们不懂得走开的人依旧存在,以为凡是看不见的东西就永远消失了,所以妈妈稍离开一会儿就吓得大哭。
  新生儿睁开眼睛不久便认识父母,任何不熟识的面孔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危险和威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上几种做法都是错误的。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感到恐惧,只是大人经验丰富,懂得如何面对,可对经验尚浅的孩子而言,无助情绪就表现得格外突出了。所以,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恐惧对象——
  恐惧是幼儿常见的心理状态,每位家长都曾遇到过孩子向自己诉说害怕的事情,但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却各有不同:有位孩子第一次滑滑梯时两腿发软,怎么都不敢爬上去,结果家长当众训斥他是胆小鬼,臊得他面红耳赤;还有位孩子不敢独自睡觉,妈妈笑她是小傻瓜,导致她的胆子更小了;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害怕采取不承认态度,说这些都是想像和虚构出来的,孩子却怎么都不信……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恐惧心理,想知道具体的内容吗?下面详细给您介绍父母如何应对宝宝恐惧心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