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动力心理学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0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zlnow.com/pagead/iclk?sa=l&ai=B8PX3UBb3SNLeBJqi6APgh8G8Danqnn6JoaHnBcCNtwHAqQcQBxgHIKy8kQooFDgAULiFz8D______wFgnYnVgbQFsgEKd3d3LjM5Lm5ldMgBAdoBMmh0dHA6Ly93d3cuMzkubmV0L21lbnRhbHdvcmxkL3hsZHQveGxzai84ODUzMi5odG1sgAIBqQK7xwFFwKWDPsgCvbvQCagDAegD9ALoA4gE6AOfBPUDAAQAAIgEAZAEAZgEAA&num=7&adurl=http://www.89668.com/ask.asp&client=ca-pub-1681215984289622");GgKwClickStat("发展","www.89668.com","afc","2000072952");" onmouseout="isShowGg = false;InTextAds_GgLayer="_u53D1_u5C55"">发展一种“动机学”。1918年他出版了《动力心理学》—书,并于1925和1930年写了两篇论文,对动力心理学作了明白的阐述。1958年又发表《行为动力学》一书。

    现代许多研究学习、知觉和人格的心理学家已认识到应当重视动机的决定性作用,但仍限于从事个别动机或小动机的理论探讨。关于动机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总的说来,由于未能深入探究有关动机的社会历史的本质,因而难于建立有关动机的科学的一般性理论。

    对行为而言,机制是回答“怎样”的问题;驱力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机制原由外在的刺激激发起来,持续活动下去,不再需要动力的补充,本身就可变成驱力。如求食的机制可以直接转化为求食的动力。类此,习惯也可转化为兴趣。

    伍德沃思反对铁钦纳、华生和麦独孤的偏颇,力求理解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因果机制以及决定驱动力的动力刺激或情境。他提出机制和驱力两个概念,企图以此解释人的一切活动。他认为机制是使驱力得以满足的外部行为方式,驱力则是机制的内部条件。

    动机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尽管它引起西方心理学家的普遍注意,但始终缺乏系统的研究。

    波林还指出凡关心人性和人格的心理学都可包括在动力心理学之内。这样看来,现代的新精神分析,以及后来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应包括在内,动力心理学的范围确实非常广泛。

   动力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侧重研究行为的动力和动机的心理学观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