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小心节后综合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在节后的两三天里,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效率降低,身体状况变差,心态调整不过来。有的人感冒,有的人吃坏了,有的人牙龈肿痛,有的人不想上班,有的人总是感到困……如果你也有这些状况,那么你可能得了“节后综合征”。   心理问题自己调节   据心理专家介绍,这种现象其实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种正常心态,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但要预防“节后综合征”,就必须在假期的最后两天,主动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以便尽快适应节后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应减少应酬,调整饮食和睡眠。据了解,上班族是“节后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建议上班族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补充睡眠、合理饮食,也可以想想节后的工作安排和今年自己的工作目标。上班后,一旦出现某些症状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一般说来,一两周后就可以恢复。   老人应注意休息,儿女要多关爱。有关专家建议,老年人要在儿女们上班前尽快调整到平日的作息时间,如果入睡困难,可适当服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恢复因节日中断的晨练、户外散步等活动;要调整心态,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老伙伴聚聚、聊聊。儿女要常常给父母打电话。   孩子应及时收心,休闲读书相结合。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包括休闲和学习在内完整的节日计划,内容要丰富健康,做到适可而止。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饮食,让他们读些课外书,带孩子去趟书店。   身体健康自己保护   突然降温感冒来袭   长假期间经历了明显降温过程,让人觉得“寒秋”一下子就到了,不少人外出游玩时衣物准备不足,遇上刮风下雨等多变天气时措手不及,回到家里就出现了感冒症状。还有些人经常聚会,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感冒,其他人也很容易“中招”。所以,这几天不少医院都出现了感冒患者排长队求医的情况,一些图省心的感冒患者还自行到药店购药,节日期间感冒药也出现了俏销的现象。医生建议,节假日之后应当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尤其是上班族应当多多打开窗户通风;人们也应当加强自己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季节变换,呼吸道总是首当其冲受影响,人们应早做准备,及时增减衣物。   美食太多吃坏肚子   人们难以抵御美食的诱惑,每天嘴巴不停地吃喝,结果连续数日的大饱口福之后,终于对任何东西都没了胃口。医院消化科在长假后几天因各种消化道疾病前来就诊的人还真不少,有些病的患者数量甚至成倍增长。除了吃得太多外,饮食时间不规律、劳累等也都是胃肠疾病高发的原因。专家认为,节日期间暴饮暴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集中且过量地摄入,尤其是烟酒过量,影响到肠胃功能的正常运作,极易造成肠胃道消化功能的减弱,目前门诊里最多的是急性胃炎、病毒性肠炎等病。   长假之后也该让自己的肠胃好好休息一下了。专家建议:注意调整饮食,大鱼大肉之类要减少,特别是不要贪烟酒,因为吸食烟酒会减少血液供应,降低肠胃消化功能;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如果发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   夜生活多痘痘也多   很多年轻人节日期间夜夜笙歌,或看电视、电影、打牌,夜生活丰富过头的结果是睡眠严重不足,虚火上升。很多女孩子还喜欢一边玩一边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热性零食不离手,体内热量堆积太多,脸部发出很多痘痘,有碍观瞻。起痘大多因为内热,所以吃得越清淡越有利于皮肤状况的改善,特别应该多吃具有清凉祛热功能的食品,如木耳、芹菜、鸭肉、菠菜、兔肉、油菜、山楂等,败火润燥。并要注意劳逸均衡适当,防止疲劳过度。   餐宴不断口疾泛滥   节后许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疾。一种是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其中很多人都吃过数次火锅,火锅的麻、辣、烫,以及羊肉、狗肉等热性涮料,致使不少人胃火上升,部分中老年人还出现了牙齿松动、脱落。另一种是因为气候比较干燥,蔬菜、水果相对吃得少些,维生素c和b2缺乏,引起了口角干裂。而过食肥腻辛辣、煎炒、酒类等食品,致使脾胃受损,内蕴化热,严重者口角会出现糜烂。   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的那类患者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金银花决明子等,同时多喝水、多吃蔬菜。在此期间,不能再吃巧克力、羊肉、辣椒等高热量食品。口角干裂、口角糜烂的那类患者应多吃米粉、绿色新鲜蔬菜、豆类、小米、肉、牛奶等,增加进食品种,粗细搭配。避免进食辛辣、烧烤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和肠胃的刺激,去除不良嗜好,防止暴食或过饥。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