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人际关系的距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这是伸手能够触及到对方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这是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这时语言的作用很小。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的观察,人际关系可通过八种距离来断定。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男人的妻子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而其他女生处在这个距离内,则易产生误解。

  对方和你的关系如何,可以通过他与你保持的距离来判断。同时,彼此间的对话,也和双方距离的远近有很大关系。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公众距离─接近型(3.6~7.5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夫妻在家时,保持这种距离,可以互不干扰。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上一篇:人际交往心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