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随便在12到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表面上编者在说“随便”挑,但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中间”这个词,位于12和5正中间的数字是什么?7!和答案一样,于是我们不禁开始相信这套测试的神准,更加为编者的思维所左右。
我们是怎样受到暗示的?就用一个测试题来实例分析一下。
揭穿心理暗示的障眼法。什么是心理暗示?
“双手做卷纸的动作。快!想一个蔬菜的名字!然后继续往下卷动!继续卷动……”编者不断地强调一个动词:卷。普通人的思维很难跳出编者所营造的氛围。“卷,然后再卷……”
测试开始,是一连串的简单加法,它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极浅层次的催眠,而催眠、冥想、瑜伽、气功、打坐,都属于心理暗示。我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计算数字的过程中慢慢被打散,全神贯注于测试本身,于是思维被测试题的编写者所左右。
《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常见的卷着长的菜,除了大白菜,似乎也没有别的了。其实,洋白菜、生菜也是卷着长的,但大白菜是我们从小吃到大,最熟悉的卷着长的菜,所以98%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大白菜!于是我们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