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社交伤害”谁伤了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另外,在社交活动中,不少的恶意言行一旦被拉开了距离,顿时就会失去立足之地,例如当有人恶语相向时,你可以从容地说,“这是我们私人的问题,没必要占用大家的时间。”装糊涂也是不错的方法,转头与别人交谈,或者充耳不闻聊另外的话题,都会让恶人不攻自破,索然无味。

  很多时候,人们一遭遇到故意的挑畔,往往就会大发雷霆,其实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清醒,动用幽默感反击,“我给女孩子写的情书你竟然知道内容,看来你不参加狗仔队真是浪费人才呀。”轻轻一句,尽显大将风范,挑衅者也顿时渺小起来。

  当然,如果遭遇到的是出于故意的社交伤害,有两个词可以帮助你“四两拨千斤”:清醒与距离。

  古人说:宠辱不惊。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的要好,那你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授施旺红这样解释,如果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得到的态度要差,你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这就是“社交伤害”,在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动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实际上,你是被自己伤害了。

  同学聚会上,总有人笑料层出,不提防,你曾经给初恋女孩写的那封信也成了笑料之一,于是,一片哄笑声中,你心里早已气结;不论你说每件事,他总习惯性地对每一句话进行反驳。即使并非想故意,但是在他收到了一鸣惊人的特效的同时,你对他的印象也从原来的七分变成了零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