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性病 > 梅毒 > 正文

如何才能远离妊娠梅毒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0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妊娠梅毒危害大。


  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既可以是患者怀孕形成的,也可以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妊娠梅毒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妊娠期间感染了梅毒,另一种是梅毒患者发生了妊娠。后者又分为早期梅毒妇女的妊娠和晚期梅毒妇女的妊娠。在妊娠期间感染了梅毒与早期梅毒妇女妊娠都属于早期梅毒,早期梅毒患者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最多,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最高,如不治疗,几乎100%发生不良后果如下:

  ㈠ 早期梅毒妇女妊娠对妊妇自身的影响是:

  1、患梅毒的女性常致不孕,梅毒女性不孕率比正常女性高2-3倍。

  2、梅毒孕妇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性梅毒儿。

  3、梅毒孕妇未经治疗者,仅有1/6的机会分娩正常新生儿。

  4、孕妇患梅毒的时间,与受孕距离愈近,妊娠前又没有经过充分治疗,胎儿受感染的机会愈大。

  5、梅毒孕妇第1、2胎常发生流产或死胎,第3胎分娩先天性梅毒儿,第4胎分娩正常活婴。

  ㈡ 早期梅毒妇女妊娠对胎儿影响主要是影响发育。因梅毒螺旋体侵入胎盘可以造成血管炎症、栓塞、组织坏死、胎剥削离等,大约有50%发生流产、早产、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另50%活产胎儿患有先天梅毒,发生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哺乳难题、弱智,常继发肺部感染而死亡;晚期梅毒妇女妊娠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较小,有约10%的早产儿及新生儿死亡率。

  先天性梅毒的患儿表现为:

  1、骨软骨炎及骨膜炎,尤以婴儿时期为甚。

  2、肝脾肿大、间质性肝炎及骨髓外造血。

  3、鼻炎、鼻梁下陷。

  4、慢性脑膜炎、动脉内膜炎、慢性咽炎中耳炎、“白色肺炎”、肾炎、恒齿异常、间质性角膜炎及脉络膜炎等。

  因此梅毒患者在疾病治愈前不宜怀孕,假如妊娠妇女发现患有梅毒时,应立刻治疗,是否留存胎儿,应根据妊妇的意愿,医生必需充分告知其严峻后果。

  育龄妇女应配合医生,抓住几个关键时机,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进行孕前检查。显性梅毒通过病史、体征即可诊断;潜伏期梅毒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方能确诊。而潜伏期梅毒是导致妊娠梅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治疗。同时,应对配偶进行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时间。

  2.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驱梅治疗。如孕妇被确诊感染了梅毒,最好是选择流产;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因为在妊娠16周前,胎儿的营养是由绒毛膜供给的,绒毛膜由两层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到怀孕16周后,由于胎盘中的滋养层细胞逐渐萎缩,胎儿的营养供给已由胎盘代替,此时梅毒螺旋体可以顺利通过胎盘并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妊娠前是否进行过治疗,为了确保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已无致病性,患者妊娠后均应再次进行充分的治疗。

  3.检查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定期随诊复查和进行治疗。如果呈阳性反应,但滴度较低,则需排除假阳性情况(如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非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妊娠晚期,也有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的情况出现。在找不到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时,孕妇应进行驱梅治疗。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梅毒时,应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受到感染。①B超检查。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特征性头皮水肿,应怀疑胎儿感染了梅毒。②应立即收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野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即可作为胎儿感染的诊断依据。③在分娩时,若检查脐带及胎盘异常,可刮取脐带静脉壁及胎盘的胎儿面进行暗视野检查。可在婴儿出生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如非梅毒螺旋体抗体(RPR)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的水平即可确诊。

  5.确定治疗方案。为了防止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建议中医治疗。

  6.若患者乳房上无梅毒皮损,则可给健康婴儿哺乳。中医诊疗网(www.zlnow.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