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今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一些保护效果的艾滋病疫苗。尽管该疫苗还有很多尚待研究和优化之处,但毕竟让走在探索之路上的人们重新振奋了一下。
而一个多月后的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实验室里,张林琦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团队正在研发的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它,承载着无数的激动与厚望。
“我们的组合是真正的金三角”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的张林琦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前任院长陈凌教授(特聘)和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的陈志伟教授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的主力军。三个人,分别在三个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陈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是真正的金三角”。
这个“金三角”的成员多年前在美国就已经相识,但在回国后为中国的生物医药研究的共同事业中建立了合作。而在2008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申请的国家“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的研发”让这三个人更加亲密地“接触”了,从此,“金三角”正式形成。一年多来,在探索研发创新型艾滋病疫苗等方面取得了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结果,在巴黎刚刚结束的2009世界艾滋病疫苗大会上得以报告,并引起关注。
“过去二十多年的历史证明,研究艾滋病疫苗单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甚至靠个别国家都是不够的。面对这个世界性的大难题,需要大团队甚至跨国的团队合作。我们三个人的经验有所不同,却能优势互补。”陈凌告诉记者。此前,陈凌在产业界做了多年,并作为美国默克公司研制Ad5疫苗的第一发明人经历了疫苗的整个流程。张林琦和陈志伟在美国是多年的同事和好朋友,在优化我国天坛痘苗病毒载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陈志伟还作过第一代非粘膜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为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们在我国云南、新疆、河南、广西等省做过很细致和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研究。这些都为三人默契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
在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张林琦向记者介绍了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结果。
“默克疫苗的失败对我们的提示和警示是,单纯以诱导T细胞反应的疫苗策略不足以阻断艾滋病病毒的性传播,也不足以降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张林琦说,“我们的创新疫苗策略是粘膜疫苗。粘膜表面是抵抗艾滋病病毒的第一防线,通过靶向粘膜免疫策略诱导体内高效抗艾滋病病毒的粘膜免疫反应。”
张林琦说,利用基础病毒学和免疫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粘膜抗原、粘膜载体、粘膜佐剂和免疫策略的设计与优化,研发能够诱导保护性抗艾滋病病毒粘膜免疫应答的“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阻断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渠道是他们的目标。
在这一研究中,张林琦等人发现通过联合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粘膜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可以有效地控制,甚至是完全预防高致病性SIVmac2中医诊疗网病毒对恒河猴的粘膜途径感染。而全国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而这种扩散主要就是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
他们在中国恒河猴中评估了MVTT疫苗粘膜途径初次免疫和Ad5疫苗肌肉注射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在试验猴体内诱发了高水平且持续时间很长的细胞免疫应答。
随后,更为重要的攻毒试验表明,联合使用两种异源病毒载体疫苗所诱发的免疫应答,有效地控制了高剂量、高致病、中和抗体阻抗性SIVmac2中医诊疗网病毒对恒河猴的直肠粘膜途径的感染或大大降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2011年,我们期望可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