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性病 > 艾滋病 > 正文

揭开艾滋病的面纱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在非洲,男女性接触不很介意。据联合国防治艾滋病机构在赞比亚一些社区和中小学进行的调查,大部分孩子11-12岁期间就有了性接触。结婚后,男女间的关系比婚前相对稳定,但婚外性伴的现象也很普遍。一些原始部落,不仅可以一夫多妻,而且还有许多陋习,比如一个男人去世,其妻就要嫁给这个男人的兄弟等。如此,艾滋病在非洲流行和泛滥就不奇怪了。

  接触“HIV”

  在非洲工作期间,记者接触到一些“HIV”病毒携带者,有幸采访了他们中间的几位。触摸他们的心灵,感到他们也有着同健康人一样的情感。他们在别人歧视和恐惧的目光中生活,忍受着疾病给肉体带来的折磨和社会舆论指责的精神痛苦。他们呼吁社会,对“HIV”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歧视,让“HIV”和艾滋病患者在生命之旅的最后一程,走得坦然和平静。

  今年40岁的卡伦达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一所私立中学的英文教师,13年前被确诊“HIV”感染。他的前妻已经死于艾滋病,现同第二个妻子及4个孩子生活在一起,4个孩子中有一个也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透过厚厚的眼镜片,记者看到一双布满血丝却又充满自信的眼睛。他说,刚得知“HIV”阳性时非常害怕,每次生病哪怕只是伤风感冒,也总是忐忑不安。卡伦达尽管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日,但总算挺过来了,而且还能工作。他说,“我之所以鼓起勇气活到今天,是要用亲身经历告诫世人,特别是我的非洲同胞们,尽快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艾滋病传播蔓延的主要途径。”

  32岁的古尼是个津巴布韦小伙子。他对记者说:“我不回避自已有过几个异性朋友,非洲艾滋病发病率高,正是这种传统生活方式造成的。但我们现在必须努力改变它。”他讲述自己的病史说,1995年4月的天,他突然感到浑身疼痛,被朋友送进医院,经化验确认是“HIV”阳性。开始时,他不敢将真实情况告诉妻子和父母,怕被抛弃。后来,他还是战胜了自我,将病情告诉了家人,并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帮助和照顾。他还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本小册子《我的故事》公开发表。

  他说,自己感染艾滋病毒事情公之于众,家里的电话就整天响个不停,有朋友的宽慰,有的提出治疗建议,但也有立即同他断绝来往的。他说,艾滋病人也是人,他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他希望各国政府和整个社会都来关心艾滋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和他们的家人,把他们仍旧当做社会大家庭的普通成员来善待。

  头带一顶牛仔压舌帽,个子不高但充满朝气的马萨尼恩加也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作为联合国防治艾滋病机构的志愿人员,他现在卢萨卡的一家诊所工作。他是赞比亚第一个敢于接受记者采访,并把自己的真实故事刊登在政府报纸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

  他的文章发表之后,许多读者同他联系,要求得到预防艾滋病的具体办法。后来,他干脆把自己的经历录制成了一盘录像带,在诊所里播放。马萨尼恩加说,1993年被确诊“HIV”阳性以来,经过积极锻炼配合有效治疗,现在身体状况很稳定。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一定会战胜死亡,他有信心等到那一天。

  知识—最好的疫苗

  艾滋病的流行不只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它不仅使许多国家丧失了大量劳动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第5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霍尔克今年10月23日发出呼吁:各国政府要加大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向他们提供与艾滋病作斗争的最好武器。”霍尔克明确指出:“知识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

  目前许多非洲国家都已经行动起来,开展全民性的预防艾滋病运动。乌干达是非洲行动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986年开始,这个国家开始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目前已成为非洲第一个成功将“HIV”感染率降低的国家。在乌干达,“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这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是所认知。在赞比亚,由政府和国际组织牵头,组成了企业界艾滋病预防协会。全国企业正在开展“防治艾滋病1999—2001年战略计划”大讨论。许多企业职工认识到,预防艾滋病,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生死存亡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积极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医学家也在加快艾滋病疫苗研制的步伐。今年8月,英国议员埃文·哈里斯开创医学史新纪录,成为人类第一个接受艾滋病疫苗注射的志愿者。这种疫苗是专门针对非洲地区最为流行的“HIV1型”病毒的。如果这项实验成功,半年之内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较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据报道,目前在英国、美国、泰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少说也有30多种。但进入所谓“第三阶段”——大规模人体临床实验的疫苗目前还几乎没有。

  今年9月,《美国化学协会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防止艾滋病病毒复制的实验室实验已经获得成功,标志着寻找治愈艾滋病方法的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研究人员在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基本物质,该物质可与艾滋病病毒扩散所必需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如果能够设法阻止这种反应,病毒就无法扩散或产生抗药性。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抑制这一关键过程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艾滋病的发生。最近公布的另一项艾滋病研究成果也将为人体抵抗“HIV”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证明,基因疗法可以使被感染细胞无法传播病毒。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有一所漂亮的花园式诊所,主人是在非洲已经工作10年的田圣勋大夫。田大夫今年44岁,198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田圣勋参加中国政府援非医疗队工作期满后,于1993年开办起自己的诊所。从1991年治疗第一个艾滋病患者至今,他用自己研制的中草药“田氏免疫增强剂”治疗了不下2000例病人。

  英国医学研究协会国家医学研究院医学研究协作中心新药研发公司,今年10月份分别两次对“田氏免疫增强剂”进行了体外药理实验鉴定,结果均表明,与目前世界流行的鸡尾酒疗法药物对照,有较强的抗“HIV”病毒作用,细胞毒作用很小。但从实验显示的图谱曲线看,该公司认为,中药抗病毒作用机理复杂,目前尚无法解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这家公司对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