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口腔疾病 > 蛀牙 > 正文

婴儿上颌骨骨髓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遗留牙排列不齐或颌面部畸形者应待日后整形矫治。

  5.其他

  瘘管经久不愈应考虑有死骨形成,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明确有死骨形成者应行手术摘除死骨,此举可望痊管愈合。

  4.处理死骨和瘘管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大量多种维生素和加强营养甚为重要。中毒症状严重者应给予类固醇激素。贫血者可小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呼吸困难看应及时吸氧。

  3.支持治疗

  应重视。早期可用热敷、理疗,保持鼻腔和口腔清洁,鼻腔内用滴鼻药以保持通气和引流。如在下睑或内、外眦部形成脓肿,应及时穿刺抽脓;如在牙龈或硬腭处形成脓肿,则应在颊龈处或硬腭处切开引流,但忌搔刮,以免损伤牙胚和过多骨质而致日后遗留畸形。经切开处用稀释抗生素溶液行局部冲洗,每日1~2次。

  2.局部治疗

  本病因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故应首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后仍须继续用药1周,过早停药易致复发。应不用或慎用氯霉素和氨基糖试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以免对骨髓造血系统、胃肠和位听神经造成损害。

  1.抗生素治疗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治疗

  以脓毒败血症最多见,其次可能并发支气管炎、眶内感染、鼻内感染。少数病例可能并发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脓性血栓、肺脓肿和中毒性肝炎等。

  并发症

  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不难诊断。早期者x线检查诊断意义不大,但对晚期者则可显示患侧上颌骨骨质疏松、破坏或死骨形成。本病早期应与急性泪囊炎、单纯面部蜂窝织炎或丹毒,眼眶蜂窝织炎鉴别。这些鉴别诊断的疾病局部软组织红肿局限,且很少发生于3个月以内婴儿,尤其罕见于新生儿。

  诊断

  鼻塞,粘脓性或脓性鼻涕,甚有血涕;患侧内眦内下方和鼻旁皮肤软组织红肿,并渐波及下睑、面颊和上睑;结膜水肿,眼裂缩小;患侧牙跟和硬腭红肿。如未及时诊治,则进而形成脓肿,脓肿破裂形成痊管。多数病例在引流排脓后,症状缓解,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瘘管可自行愈合。有死骨形成或牙胚坏死者,可由瘘管或经鼻腔排出。在死骨排净前,瘘管常不愈合而转为慢性。后者常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且极易反复急性发作。

  2.局部症状

  发病急,发展快。表现为突发高热 (可达40c以上),伴寒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进而可出现抽搐或嗜睡、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消化不良腹泻

  1.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是鼻腔或鼻窦炎的并发症。 病原菌:绝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4.鼻源性感染

  奶瓶、小匙等不慎损伤婴儿口腔粘膜或牙胚而致局部感染, 或母亲患乳腺炎继续哺乳等,这些局部感染均可直接扩散到婴儿上颌骨。

  3.局部感染直接扩散

  新生儿上颌骨皮质薄,骨髓质多而疏松,血管丰富,一旦身体其它部位感染 (如脐带感染或皮肤感染),病原菌经血循环着床于上颌骨,则容易引起感染。

  2.血源性感染

  新生儿上颌骨扁和宽,内有两列牙胚,牙槽粘膜薄而无保护, 分娩时易发生损伤 (尤其是异常位分娩时),产道病原菌经损伤处侵入上颌骨引起感染。

  1.来自母体的感染

  尚未完全明确,有似下可能: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婴儿,尤以新生儿多见。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且合并症多,应及时诊治。

  病因和感染途径

下一篇:下颚淋巴结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